一根頭發賣到8萬元,一張白紙被炒到4萬元。這不是什么離譜的人在搞“行為藝術”,而是一位“成功學大師”課堂上的真實場景。
而且更加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締造這場鬧劇的楊濤鳴,是河南一個貧困農村走出來的,高中就輟學的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起點低得不能再低的農村青年,卻短短七年時間,靠著胡謅出來的“成功夢想”,瘋狂斂財3.8億人民幣。但是,他賣的那些“成功學課程”全都是假的。
![]()
2023年4月,楊濤鳴被刑拘。2025年10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才給這場鬧劇畫上句號:楊濤鳴因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這個結局,既是對楊濤鳴詐騙行為的嚴厲懲處,也揭開了社會上那些包裝出來的“成功學騙局”的真面目。
那么,這個學歷不高、出身平凡的年輕人,究竟憑什么能讓成千上萬的人對他頂禮膜拜,甚至心甘情愿地奉上畢生積蓄呢?一切要從他那套精心設計的“成功假象“說起。
楊濤鳴行騙不是個人行為,他有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深諳人性弱點,他們每月不惜重金租用二手勞斯萊斯,開課前必定要在城里巡游造勢。
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被改造成楊濤鳴的“大師府邸”,墻上掛滿與各界名人的偽造合影。每次出場,必定有多名保鏢前呼后擁,現場的燈光、音樂都經過精心設計,簡直就像一場大型演唱會。
![]()
這些排場可不是白擺的,它們都在向臺下的學員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看,跟著這位大師,你也能活得這么風光!
然而,光有排場還不夠。楊濤鳴犯罪團伙更厲害的是設計了一套嚴密的“洗腦流程”。他們像釣魚一樣,先用幾百元的低價體驗課吸引潛在學員。
在這個階段,楊濤鳴會不厭其煩地講述自己“25歲就成為國家級講師,28歲開勞斯萊斯”的勵志故事,讓學員開始“做夢”。
一旦有人上鉤,課程價格就開始層層加碼。從幾千元的弟子班,到幾萬元的領袖班,再到十幾萬元的導師班,最高級別的“私人顧問“甚至要價超過百萬元。
在這個過程中,楊濤鳴的“助教”們會毫不留情地使用各種話術打壓猶豫不決的學員:“連這點投資都不舍得,你注定一事無成”、“格局決定結局,沒錢就別談成功”。
![]()
這些PUA話術就像刀子一樣扎進學員的心里,在這樣的心理攻勢下,不少人當場刷爆卡,甚至不惜借錢來交學費。
別看楊濤鳴裝“成功人士”裝得溜,其實他出生在河南杞縣一個貧窮農村,讀到高三就因為家庭變故輟學。為了吃飽飯,他進城端過盤子,賣過電話卡,最窮的時候差點交不起房租,睡大馬路。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2006年,當時楊濤鳴偶然接觸到了“成功學”講師陳安之的課程,那一句“想成功,先發瘋”的口號讓他一下子開了竅。
楊濤鳴漸漸悟出一個道理:比起真的成功,教人成功顯然更容易賺錢。于是他果斷改名換姓,偽造“陳安之得意門生”的身份,開始了長達十余年的“大師“扮演生涯。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房貸、教育、職場競爭,這些都讓人們渴望找到成功的捷徑。
![]()
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耐心,幻想著通過幾次課程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楊濤鳴精準地抓住了這種心理,把“成功”包裝成可以買賣的商品。
而那些受騙者,有辛辛苦苦攢了半年錢的菜販,指望著學會“把菜攤變連鎖超市”的秘訣;有在家帶娃的寶媽,希望重拾社會價值,結果被騙走全家生活費。
還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抱著“快速致富”的幻想,不惜借錢來上課……這些人的渴望其實是不難理解的,誰不想快速改變命運呢?
但是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都忽略了一個最為樸素的道理:從古至今,從來沒有靠聽課就能成功的捷徑。
無論是歷史上的劉邦,還是商業傳奇胡雪巖,他們的成功都是時代機遇、持續努力和風險承擔的綜合結果。想要成功,除了自身努力還得看個“天時地利人和”。
![]()
這一點,就連楊濤鳴自己也是不能例外的。說到底,破除騙局最好的方法,從來不是去尋找更厲害的“大師”,而是回歸常識,守住內心的那份清醒。
真正的成功,永遠寫在日復一日的堅持里,藏在你踏實走過的每一步中。它不會出現在天花亂墜的演講里,更不可能被明碼標價。
畢竟,如果成功真的能夠通過幾節課就輕松獲得的話,那么這個世界上還會有不成功的人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