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2025天津國際納米刀消融規范化治療高峰論壇暨胰腺癌納米刀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發布會在天津舉行,會上發布了《胰腺癌納米刀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標志著我國在應對被稱為“癌王”的胰腺癌的微創治療領域,實現了從技術探索到規范化、標準化治療的重要跨越。
![]()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因其發病隱匿、進展迅速、預后極差,被稱為“癌王”。據統計,我國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約8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處于局部晚期,失去根治性手術機會,傳統放化療效果有限,而射頻、微波等熱消融技術因“熱效應”易損傷周圍血管、膽管、胰管等關鍵結構,臨床應用受到極大限制。
在此背景下,納米刀技術作為一種非熱物理消融手段,逐漸展現出其獨特優勢。該技術通過釋放微秒級高壓電脈沖,在腫瘤細胞膜上形成納米級永久性孔道,破壞細胞內外穩態,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同時完好保留血管、神經、膽管等重要組織結構,實現了在復雜解剖區域的精準、安全消融。
“納米刀就像是一把‘智能手術刀’,能夠精準識別并摧毀腫瘤細胞,最大限度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大會主席、共識牽頭人、天津醫科大學校長、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院長郝繼輝教授表示,此次共識的制定,旨在統一技術操作標準,強化并發癥管理,推動納米刀技術在各級醫療機構的規范、安全、有效應用。
據了解,在我國多個中心開展的臨床研究中,納米刀聯合化療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位總生存期得到顯著延長。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主任高春濤介紹,《共識》有三大亮點,一是基于中國大樣本真實世界數據,使建議更精準;二是覆蓋“術前-術中-術后”全流程,實現規范化管理;三是強調納米刀與系統治療、免疫治療融合,使其從局部消融升華為綜合治療的核心手段。
出席本次大會的國內外肝膽胰腫瘤治療領域的專家,圍繞納米刀技術的規范化應用、并發癥管理、多學科協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他們表示,《共識》的發布,為應對“癌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