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網球一姐,拿過兩個大滿貫,卻因“婚后不做飯,不見公婆,不叫爸媽”被人熱議。
有人說她是真性情,也有人批她不懂禮數。19年過去了,她如今過得怎樣?
![]()
李娜,是首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曾奪得2011年法網和2014年澳網女單冠軍。
2011年法網奪冠,全國轟動。
她站在羅蘭·加洛斯的雨中,握拳,怒吼。那一刻,不只是贏球,是打破天花板。
退役時,她的世界排名第二,職業生涯獎金超千萬美元。
她是亞洲體壇標志性人物,可很多人記得她的成就,更記得她說“自己不見公婆,不叫爸媽”。
![]()
她在自傳《獨自上場》里寫過。結婚后,對公婆一直稱呼“老姜”“阿姨”,從沒改口叫“爸”“媽”;也不做飯,家務基本不碰;和公婆見面不多,但關系并不差。
她說:“我跟他們又沒有一起生活過,突然叫爸媽?太假了。”
這話一出,炸了。
傳統觀念里,兒媳要賢惠,要孝順公婆,要融入家庭。她全反著來。
網友吵翻了。
有人說:“爽!活得太真實了!”
“她靠自己打天下,憑什么要討好誰?”
“人家有本事,愛咋樣咋樣。”
“獨立女性的范本,不依附,不表演。”
![]()
也有人罵:“再有錢有名,也是兒媳。連聲爸媽都不叫?沒教養。”
“成功了就飄了?根都沒了。”
“婚姻不是單打,家庭需要經營,她太自私。”
爭議持續很多年。
可很少人知道,她的原生家庭,很冷。
父親早逝,她6歲開始打球,訓練苦。
母親嚴厲,幾乎從不表揚。她說童年記憶里,最多的是“你不行”“再練練”。
沒有溫情。只有要求。
![]()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她在采訪里平靜地說,“所以我不懂怎么表達親密。”
這影響了她一生。
戀愛、婚姻,她都帶著警惕。害怕依賴,害怕失控。
偏偏,她丈夫姜山,是個暖的。
陪練出身,脾氣好,話少,事事以她為先。訓練陪著,比賽跟著,受傷背著。十幾年如一日。
他父母更寬容。
從沒要求她改口。從不催她做飯。也不干涉小兩口生活。
“我們兒子自己選的,我們沒意見。”老姜說過一句,“李娜能有今天,不容易。”
這種包容,反而讓她放松。
她后來承認:“其實我不是對抗誰。我只是不會演。我不想為了‘應該’去做事。”
![]()
她甚至說:“是我追的姜山。”
記者愣住:“你追的?”
“對啊。”她笑,“我不追他,沒人敢要我。”
一句話,透著自卑,也透著清醒。
她清楚自己的“難搞”:強勢,直接,情緒化,職業賽場殺伐決斷,生活中也不想偽裝。
![]()
可她選對了人。
姜山不介意她不叫爸媽,不介意她不做飯。
他知道她累,理解她的“別扭”。
她說:“我給自己找了個好丈夫。”
![]()
事實如此。
沒有姜山在背后兜底,她不可能安心打球。
退役后做媽媽,開網球學校,搞商業代言,每一步都有他的影子。
![]()
她不是“甩手掌柜”,她是把信任給了對的人。
現在呢?
2025年了。她53歲。
很少公開露面。偶爾出席活動,狀態松弛。笑容多了,眼神溫和。
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刷她微博,常看到孩子騎馬、讀書、做手工,挺普通一家人的樣子,日子過得舒服,但沒見她炫富。
![]()
她不再被“大滿貫”定義,也不被“不叫爸媽”困住。
時間洗掉了戾氣。
當年罵她“沒家教”的聲音,淡了。贊她“真性情”的,也沒再追捧。
她就是她自己。從小缺愛,打球成了唯一的出口。
結婚后不叫爸媽、不做飯,不是叛逆,是她不會。
她不懂怎么演溫情,也不愿意硬演。
好在,她老公姜山受得了她,公婆也不計較。
她有資本任性,也有運氣,碰上愿意兜著她的人。
![]()
現在回頭看,哪有什么非黑即白。
說她真性情也好,沒家教也罷,她只是活成了自己能活成的樣子。
不用證明了,時間到了,人就靜了。
19年,夠長。長到足以看清一個人的選擇,是任性,還是清醒。
你是怎么看的?
![]()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不合常規”的人?
你覺得婚姻里,一定要改變自己去適應對方家庭嗎?
參考資料:央視網——李娜打趣姜山做飯難吃 賽后稱卡洛斯挽救其婚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