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葉片似竹葉,根莖黃白多須,形似生姜。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仙家以為芝草之類,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謂之黃精”。
![]()
黃精富含糖分、脂肪、蛋白質、淀粉、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等營養成分,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可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肺結核、癬菌病等病癥,功效堪比人參,民間盛傳,中國“北有人參,南有黃精”。
純天然的野生黃精,每斤價格逾百元。
![]()
黃精多生長于荒山密林間,特別是松樹林下更加利于黃精生長,土質松軟肥沃,腐質樹葉是天然養料,黃精苗雖不大,但是其根莖粗壯如生姜。
![]()
黃精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天發芽,秋天化苗,第二年春天發芽后根部繼續長大,多年未被挖掘的野生黃精,根莖最為粗壯,得之若寶。
黃精經過一年甚至多年的生長,九月開始化苗后,難以在荒林中找到黃精,因此采挖黃精的最佳時間是每年九月。
![]()
荒山密林間采挖野生黃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穎之曾遇到一群采挖黃精的人,大熱天穿著長筒鞋,用于預防蛇蟲和旱螞蝗。
然而旱螞蝗依然能夠鉆進衣褲內,穎之親眼看到他們腿上血跡斑斑,他們說,采挖黃精最怕遇見蛇。
![]()
有一次,穎之在高山上看到村民在松樹林下種植黃精,他們說,這片山坡黃精非常多,因此他們把荒草雜木清除后,把挖來的黃精集中成片種植在山坡上,相當于仍然是野生黃精。
村民很客氣,送給穎之約兩斤黃精,囑托穎之不要告訴別人在山坡上種植了黃精。
![]()
《本草綱目》說,黃精“九蒸九曝食之,駐顏斷谷,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
民間傳統,黃精需要九蒸九曬,方可得其精華。
![]()
采挖的黃精,如果生食,味道苦澀,而且副作用較多,因此需要九蒸九曬,用以糾偏藥材的藥性,增加藥物成效,并減少毒副作用。
九蒸九曬,是發揮黃精功效之關鍵。
![]()
新鮮黃精洗凈后,第一次蒸制的時間較長,蒸熟為止,曬干后,再次蒸制,時間為一二十分鐘,如此反復九次,即可達到黃精的最佳狀態,食之甘甜爽口,軟糯耐嚼,余味悠長。
![]()
穎之第九次蒸制黃精時,因事耽擱,鍋中水干,黃精被蒸焦了,感覺前功廢棄,甚為可惜。
九蒸九曬,一次都不能馬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