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igger南京
沒有什么比麻辣燙更懂 “隨時解饞” 的快樂。
不管是加班后的深夜,還是周末賴床后的午餐,它總能用一口熱辣熨帖腸胃,再憑著 “好吃不貴” 的實在,穩穩占住每個人的美食清單 C 位。
![]()
說真的,很難找到比麻辣燙更 “自由” 的食物 ——喜歡的菜隨便拿,湯底口味自己選,不用遷就任何人的喜好。
![]()
尤其到了冬天,更是少不了這一碗:先舀一勺裹滿麻醬的湯汁暖手,等福袋吸飽鮮辣、油條泡得軟嫩,再夾起掛滿紅油的蔬菜送進嘴里。香氣裹著熱氣往鼻尖鉆,瞬間把所有疲憊都沖散。
不同派系,形式各異,只能說是神仙打架,畢竟誰能想到有一天,麻辣燙江湖也會越走越卷呢?
PART 1 川味麻辣燙 熱辣翻滾
![]()
在本地找正宗川味麻辣燙?這兩家藏在巷子里的老店,吃完絕對讓你念念不忘!
先沖長江花園巷口的「四川老牛麻辣燙」—— 一拐進巷子,就能看見門口支著的大熱鍋,那股子紅油香直往鼻子里鉆,光聞著就心癢癢。
![]()
他們家必點清單得記好:吸滿湯汁的福袋、泡軟后超入味的老油條、還有裹著辣油的腐皮和蔬菜,每一口都是麻與辣在舌尖跳舞。
敢吃的一定要試試豬腦和牛蛙,在湯底里煮透后,鮮得能把舌頭吞下去,吃著那叫一個帶勁!
![]()
![]()
要是還沒吃過癮,程閣老巷那家開了十多年的「無名麻辣燙」,必須安排上。
別瞧它沒個正經名字,湯底可是真功夫 —— 豬骨慢火熬出鮮,再加上從四川專門運來的豆瓣醬,熬出的紅油透亮誘人,辣得夠味還不燒胃。
![]()
作為老式川味麻辣燙,蒜泥和辣油絕對是靈魂。
兩個冰柜里的菜按葷素擺得滿滿當當,想吃啥自己拿。等端上桌,紅油裹著食材的香氣直冒,一口下去,味蕾直接被狠狠拿捏,這才是老成都的味道!
PART 2 東北麻辣燙 麻醬墊底
![]()
當然,東北賦予了麻辣燙的新的含義,湯底不再是曾經的紅湯而是換成了白湯。靈魂麻醬的加入也讓整體湯汁更加濃稠。
![]()
麻醬的存在,讓麻辣燙顯得那么濃稠且獨特,雖然配菜大家都大同小異,但靠著這一口麻醬湯征服無數人的味蕾。
在吃東北麻辣燙之前記得先拌一下,從底部挑起拌勻,麻醬濃郁咸香的味道既能豐富麻辣燙的口感,也更能烘托出食材的本味。
![]()
![]()
吃著麻辣燙怎么能少得了特色炸串,一邊嗦著麻辣燙,一邊擼著串兒,體驗著東北簡單純粹的快樂。
![]()
東北炸串也被人稱為炸串界的天花板,刷上特有的蘸料,蔓延著一股無法讓人拒絕的美味。每一串剛從油鍋里重生的炸物立馬浸潤上特制風味,激發出醬汁的香味。
還有炸實蛋、大飯包、凍梨……實打實的東北味道。
PART 3 刷醬麻辣燙 南京味道

在帶湯麻辣燙火遍街頭,但老南京都知道,以前刷醬的 “麻辣串” 才是真?頂流!
先說說江浦的「阿珠麻辣串」,開了二十多年,來的全是回頭客。
拿個盤子挑好愛吃的菜,丟進紅油鍋里滾一圈,撈起來最關鍵的一步 —— 老板會反復給串串刷醬,每一層都裹得均勻,這才是注入靈魂的時刻。
![]()
茶干吸飽湯汁后軟乎乎的,嚼著韌而不硬,再裹上那層濃稠油潤的醬,一口下去,立馬勾起小時候的饞蟲。
反觀與阿珠略顯不同的是,大廠的八化建麻辣燙沿用的是川渝地區麻辣燙最初做法,辣字當頭。
![]()
![]()
蘿卜圓子是他們家的必點,滿滿一鍋蘿卜圓子,個個都被炸得油黃金亮,冒著騰騰熱氣。外皮酥脆鮮香,內里軟嫩柔滑。
麻辣鮮香的口感治愈著無數大廠人,將生活中索然無味的味蕾點燃。
當然除了麻辣燙還可以嘗嘗他家的油炸火腿腸和牛肉串。
![]()
同在大廠的海棠花園麻辣燙,串串是用橡皮筋捆在一起丟下鍋燙熟,取下簽字將湯汁倒入再進行二次攪拌,濃郁的醬香口感留存口中。
對面育英二外的學生一定很有發言權。放學鈴一打響,小店里就圍滿了人。夾起一片魔芋滑溜下肚,滿嘴爆汁。
人生百味,哪有一碗麻辣燙來得直接痛快?
它看著普通,卻能把蘿卜的甜、豆皮的香、丸子的鮮全裹進湯里,吃完嘴里留著余味,連心里的疲憊都被沖散了,滿是重新出發的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