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欄目
關注南通梅庵派古琴傳承的故事
說起古琴
您會想到高山流水的千古之音
還是那
穿越了三千年時空清微淡遠的弦音
在很多人印象里
古琴是高雅的藝術
似乎與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有些距離
![]()
但是在江蘇南通
有一群梅庵派古琴藝術傳承人
他們不僅傳承著古老的琴藝
更巧妙地撥動了市場的琴弦
奏響了新時代的致富經
從工廠學徒到古琴傳人
在江蘇南通的“景林琴苑”里,一段《關山月》的旋律悠然響起,彈琴人是張景林。你可能想不到,這位梅庵派古琴傳承人,曾經是柴油機廠的一名學徒工。
![]()
一次偶然的機會,古琴的聲音擊中了他的內心。后來他拜師梅庵派第二代傳人陳心園,不僅學到了精湛琴藝,更從師父那里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
![]()
古老琴音,吸引年輕面孔
![]()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古琴是高雅但有些距離感的藝術,但張景林和弟子們正讓這門古老藝術煥發新的活力。
![]()
他創辦的“景林琴苑”如今弟子遍布全國,其中不乏年輕人的身影。更讓人驚喜的是古琴的魅力已經走向世界,在弟子范晨南的琴社里,一位叫史蒂芬的外國小伙已經學了半年古琴。
![]()
![]()
對古琴癡迷的山東小伙王卓虎在南通僅僅學藝3年后,便在2013年舉辦了個人古琴演奏會,他完整地演奏了《梅庵琴譜》的全部曲目,精湛的表演得到了業內好評。
![]()
古琴的新玩法:不止于彈奏
![]()
除了教學,張景林還探索著古琴的更多可能。
![]()
制作與修復:親手制作每一把古琴,讓原木在手中獲得新生。
![]()
![]()
音樂會演出:每年舉辦古琴音樂會,讓更多人現場感受琴音魅力。
![]()
傳承中的人情味
![]()
最打動人的是這份傳承中的“溫度”。對于真心熱愛古琴但經濟不寬裕的學生,張景林和弟子們會像當年師父對待他們一樣,傾囊相授卻不計報酬。
![]()
從工廠學徒到古琴傳人,張景林的故事讓人看到,傳統文化并非束之高閣的標本,而是可以在當代生活中活色生香的存在。當千年琴音在琴弦上重新流淌,它連接起的是過去與現在,也鏈接著不同文化背景的愛樂之人。
九九重陽·歲歲安康
梅庵派古琴藝術
梅庵琴派是民國初年形成的重要古琴流派,由王燕卿在諸城琴學基礎上開創,其演奏注重技巧,融合南北琴派藝術特點,感染力強。王燕卿逝世后,弟子徐立孫、邵大蘇將其傳入南通,并于1929年在此創立梅庵琴社、刊行《梅庵琴譜》,使南通成為該派傳承中心。
該派藝術特征鮮明:融匯南北風格,節奏鮮明,吸收民間音樂養分,且《梅庵琴譜》為首部全面點拍琴譜,收錄過半歷代未見的獨傳曲目。梅庵琴派不僅較早進入高等學府,也在20世紀成為中國影響廣泛的琴派之一,并經由港臺傳播至海外。
來源:央視財經、南通非遺
編輯:許佳
責編:李可芹
審核:朱琦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