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產車企也開始在SUV市場突圍而出,前有長城、比亞迪、奇瑞,后有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
而吉利作為國產老車企,憋了這么久的“大招”,李書福也是終于把SUV這張王牌打了出來。
就在9月17日,吉利銀河M9正式上市,但那時候并沒有在市場上引起同行的關注。
但時至今日,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友商不得不開始注意眼前這位老對手。
![]()
因為吉利銀河M9上市一個月時間,已經突破了10000臺。
再往前看,這款新車剛上市的時候,在24小時內收獲的訂單就高達4萬臺。
從這樣的訂單水平來看,吉利銀河“一炮而紅”無疑了。
因為爆款的定義是銷量,而吉利銀河M9所在的細分市場來看,新車能夠在月銷過萬,妥妥的爆款了。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吉利這個品牌勢能并不算強,要不是有沃爾沃這個品牌在做支撐,吉利可能無法跟那些新勢力競爭。
但隨著吉利銀河這個品牌爆火后,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到了吉利的實力。
不出意料的話,接下來銀河M9也會成為被集中研究對標的對象。
因為深入研究你會發現,吉利系列今年的三臺9系SUV,都具備了這樣的潛質。
![]()
畢竟一款新車定價在20萬以上,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國產車市場上,并沒有多大的優勢,這背后必須要擁有過硬的能力,才能站穩腳跟,尤其是在單月1萬輛以上的成績,更是被眾多友商拿著放大鏡去找優缺點。
銀河M9最核心的技術,技術含量最高,占整車成本較高的零部件,基本上都實現了自研自產。比如神盾金磚電池、11合1的智能電驅系統,混動專用發動機等等。
事實上,早在2021年,吉利發布“智能吉利2025”戰略開始,就曾宣告要打造“1網3體系”,但那時候業界并不看好吉利。
但吉利始終按照自己的發展戰略一步一個腳印走。
![]()
直到今天,李書福用銀河M9撬開“20萬市場”,一方面向外界傳遞出吉利不甘于當下的決心,一方面向友商傳遞出向上進攻的野心。
從吉利銀河M9這款車的配置來看,確實沒有讓消費者失望。
5米2的車長和3米的軸距,帶來超級大的空間,而且采用車內3排2座的格局,3排的腿部空間甚至有900mm,就算是我1米8的身高做進去,依舊寬敞。
![]()
舒適度方面更不用說,畢竟吉利依托沃爾沃品牌多年來已經積累了口碑,再加上這款車作為吉利銀河向20萬以上市場的“進攻產品”,必定會在三電、智能以及設計方面下功夫。
我看了一下,這款車的智駕和底盤都是30萬以上的“越級下放”,尤其是在動力和續航上,雷神EM-P超級AI電混2.0系統,頂配1.5發動機加上3電機的組合零百加速只需要4.5秒,綜合續航達到了1500km。
不得不說,吉利銀河M9的出現,確實很符合李書福的“戰略打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這背后也映射出,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產車企專注于自身的技術發展,而不是一味地依賴營銷。
前有比亞迪,后有吉利,都是基于洞悉市場真實需求,然后利用自身的產業鏈優勢,從而打造出消費者認可的“性價比產品”。
或許,這就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局面。
國產車企之間的競爭,是基于技術研發,而不是所謂的營銷比拼。
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產品的品牌力可以不需要多大,但配置性能以及安全系數必須要過關,而且價格要相對合理。
![]()
最后不得不感慨,李書福這種“不著急”的戰略打法確實適合國內其他車企學習。
面對各大車企爭先恐后進入SUV市場的時候,李書福卻先觀察市場的反應,然后分析同行的優缺點,在基于自身的優勢,從而打造出一款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
這一次銀河M9的爆火,或許會成為國產車大六座市場的“兜底之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