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守一
定義:專注意守某一竅穴(如丹田)或存想神靈,達到身心合一。
經典:《太平經》:“守一之法,可以度世。”
![]()
27. 導引
定義:通過肢體動作導氣令和,如五禽戲、八段錦。
作用:疏通經絡,《莊子》:“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
28. 存思
定義:觀想體內神靈或日月星辰等外景,以聚氣凝神。
應用:《黃庭經》載存思五臟神法。
29. 天目(第三眼)
定義:眉心泥丸宮的靈性視覺,能內視臟腑或感知無形能量。
開發:通過觀想白光或日月修煉。
30. 活子時
定義:內炁自然發動的修煉時機(非時間概念),男性外陽舉,女性丹田暖。
應用:采藥煉炁的關鍵時刻。
31. 卯酉周天
定義:炁從左升右降的橫向循環,與子午周天(縱向)互補。
路徑:左眼→左肩→左足→右足→右肩→右眼→泥丸。
32. 龍虎交媾
定義:心火(龍)與腎水(虎)交融,化生金丹的象征。
經典:《悟真篇》:“龍虎交媾,金木相并。”
33. 鉛汞
隱喻:鉛喻腎精(坎中陽),汞喻心神(離中陰),二者交合為金丹。
深義:《金丹四百字》:“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
![]()
34. 真息
定義:胎息的高級階段,呼吸停止而炁自循環。
征兆:體呼吸替代口鼻呼吸,《性命圭旨》:“真息悠悠,通乎天地。”
35. 玄牝
定義:萬物生成的本源,內丹中指陰陽交合之竅。
經典:《道德經》:“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36. 蟄藏
定義:冬季閉關修煉,仿效動物冬眠以養炁。
原理:順應四時,《陰符經》:“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37. 五雷法
定義:道教雷法修煉,以內炁召役雷霆,驅邪禳災。
流派:神霄派、清微派核心秘術。
38. 太乙(太一)
定義:至高神名,亦指先天一炁或宇宙本源。
經典:《莊子》:“主之以太一。”
大家記住,深刻理解這些概念需結合實修體悟,方得道家“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真諦。
39. 四象
定義:青龍(東/木)、白虎(西/金)、朱雀(南/火)、玄武(北/水),象征四方能量與季節輪轉。
應用:風水布局、內觀存想,《周易參同契》:“四者混沌,列為龍虎。”
![]()
40. 六炁
內涵:風、寒、暑、濕、燥、火(自然六氣),對應人體外感病因。
修煉:吐納六氣以平衡陰陽,《莊子》:“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41. 七返九還
定義:內丹修煉中炁的循環次數,七返(陰盡陽純)、九還(陽極化神)。
經典:《悟真篇》:“七返朱砂返本,九還金液還真。”
42. 三清
神格:玉清元始天尊(道之本源)、上清靈寶天尊(道之教化)、太清道德天尊(道之顯化)。
象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宇宙生成論。
43. 五岳真形圖
定義:道教秘傳符圖,以抽象線條象征五岳山神,用于辟邪鎮煞。
功能:《抱樸子》:“修道之士佩之,入山不懼虎狼。”
44. 金光咒
內容:以“天地玄宗,萬炁本根”開篇的護身神咒,修持可生護體金光。
用途:凈心、辟邪、聚炁,《道藏》列為日常功課。
![]()
45. 守庚申
定義:在庚申日通宵靜坐,抑制“三尸神”上天告罪。
經典:《太上三尸中經》:“每至庚申日,三尸上天言人罪過。”
46. 抽添
含義:調控火候之法,“抽”為退火降溫,“添”為進火升溫。
應用:防止炁行過猛或停滯,《金丹大要》:“抽添運用,全憑心意。”
47. 和合四象
四象:眼(青龍)、耳(白虎)、鼻(朱雀)、舌(玄武)。
修煉:閉四門(目不外視、耳不妄聽等)以聚內炁。
48. 五賊
定義: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克之力,盜取天地生機。
對策:《陰符經》:“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我在《樸易天下》一書中,有對《陰符經》做過介紹和翻譯,在這里就不多贅述。
49. 三華
內容:精華(玉華)、炁華(金華)、神華(九華),聚于頭頂稱“三花聚頂”。
關聯:對應下、中、上三丹田的能量升華。
50. 五芽
定義:五臟(肝心脾肺腎)先天之炁,形如萌芽。
修法:存思五色炁(青赤黃白黑)滋養五臟,《黃庭經》:“五芽金液填血腦。”
51. 八景
內涵:人體內八位神靈(如腦神、心神、肝神等),主宰各部機能。
存思:《上清大洞真經》載存思八景神以通靈。
52. 黃婆
隱喻:脾土之象,調和心(火)腎(水)的媒介。
作用:《金丹真傳》:“黃婆為媒,嬰姹結親。”
53. 偃月爐
定義:下丹田的別稱,喻煉精化炁之所如爐鼎。
經典:《翠虛篇》:“偃月爐中烹玉蕊。”
54. 朱砂鼎
定義:上丹田的別稱,喻煉神還虛之所如丹鼎。
關聯:與“偃月爐”構成內丹水火既濟之器。
55. 肘后飛金晶
方法:以肩肘導引炁行督脈,通關補腦。
步驟:《靈寶畢法》:“肘后飛金晶,自尾閭穴上入泥丸。”
56. 玉液煉形
定義:吞咽津液(玉液)配合導引,柔化筋骨、凈化肉身。
效應:《大丹直指》:“玉液煉形,則體透金光。”
![]()
57. 三車
分類:
羊車(小周天,炁行緩)、鹿車(卯酉周天,炁行速)、牛車(大周天,炁行穩)。
象征:炁行力度與修煉階段。
58. 五時七候
五時:心動多靜少→心靜少動多→心動靜相半→心靜多動少→心常靜。
七候:從“百病漸消”到“超脫生死”的七重境界,《坐忘論》詳述。
道家體系之精微,正在于“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從符箓咒訣到內景存思,從五行生克到超脫生死,皆指向天人合一的終極境界。
59. 六丁六甲
定義:道教護法神將系統,六丁(陰神玉女)與六甲(陽神玉男),共十二位,司掌驅邪、護法。
應用:符箓召請,《太上三洞神咒》:“六甲護身,六丁衛魂。”
60. 步罡踏斗
方法:儀式中按北斗七星軌跡踏步,溝通天星之力。
象征:罡步如星圖,踏破幽冥,《洞玄靈寶課中法》:“步罡者,強天地之機也。”
61. 洞天福地
定義: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為靈氣匯聚的修煉圣地。
代表:青城山、龍虎山、羅浮山等,《天地宮府圖》詳載。
62. 五方揭諦
神職:東、南、西、北、中五方護法神,鎮守壇場,防外魔侵擾。
經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五方揭諦,結界封壇。”
63. 太歲符
功能:化解沖犯值年太歲的符箓,調和流年運勢。
禁忌:需當年焚化,《協紀辨方書》:“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
64. 天罡地煞
天罡:北斗七星柄部,引申為三十六天罡星,主生殺。
地煞:七十二地煞星,主災厄,符法常借其力,《水滸傳》人物即以此命名。
65. 三魂七魄
三魂:胎光(主生命)、爽靈(主智慧)、幽精(主情欲)。
七魄: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主生理功能。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靈遁者哲學書籍《觀自在大千世界》
![]()
作者簡介:靈遁者,中國獨立學者。原名王銀,陜西綏德縣人。1988年出生,現居西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觸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變化》《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全》《筆有千鈞》《非線性波動》《見微知著》《探索宇宙》《偉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風清》《我的世界》《牙牙學語》等。其作品樸實大膽,富有新意。
個人座右銘:生命在于運動,更在于探索。
靈遁者熱讀書籍有:科普六部曲,國學三部曲,散文小說五部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