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注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 大門。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去學校坐著也沒用,因為學習的大門都沒打開。提升專注力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三個:感官游戲、運動和認知游戲。
幾年前我就專門整理了2-6歲,6-12歲的這三類游戲,部分是拍成了視頻。
特別強調 “運動改造大腦”——在上課前或寫作業前,讓孩子充分運動半小時,能顯著提升后續的學習專注度與效率。
2
記憶力
記憶力決定了孩子上課聽懂了能不能記住。有些孩子上課聽懂了,但記憶的容量小,同樣的知識信息量,她要記住就要比別的孩子花的時間多。如果記憶的時長短,孩子就忘得快。一個孩子的記憶時長是12小時,那早上9點學的知識點晚上八點就還記得。如果孩子的記憶時長只有5分鐘,那就是老師講到下一個知識點她就忘了。如果孩子的記憶時長只有幾秒,那對他來說抄寫都困難。
記憶分為工作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白天上課主要用工作記憶,晚上睡覺時短時記憶會轉化為長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都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基礎,工作記憶主要需要的是乙酰膽堿,主要來自卵磷脂。長時記憶需要優質蛋白質。所以建議給孩子早上多喝豆漿吃雞蛋,晚上多喝牛奶、吃優質肉類。
3
自主的學習習慣
這個習慣在小學時 或許不明顯,但一到初高中,就成為學業表現的分水嶺。 小學階段只要家長 多盯著寫作業,成績確實可以明顯提高。但是到了初高中,主動學習的習慣就至關重要了。
建議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自己記作業
固定時間、地點寫作業
每日閱讀(哪怕只有10分鐘)
堅持一個月,孩子就能初步建立穩定的學習節奏。
很多家長反饋:“方法都懂,但執行起來總差一口氣,孩子注意力渙散、學習被動的問題還是反復出現。”
這正是我研發《學霸養成家長課》的初衷——這門課不僅系統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更提供一套可落地的家庭學習方案。課程基于兒童發展規律設計,融合認知訓練、習慣引導與家長指導,幫助孩子不只贏在成績,更贏在持續學習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