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至今的俄烏沖突中,位于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的紅軍城,一座戰前人口僅約七萬的小城,自2022年夏季起,成為俄烏兩軍激烈交鋒的戰場。
對紅軍城的爭奪,也逐漸演變為整場戰爭中最漫長、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如同一臺無情的“絞肉機”,持續吞噬著雙方的力量與生命。
![]()
一,紅軍城,俄烏雙方的“必爭之地”
如今紅軍城,已經“兵家必爭之地”,但從純軍事地理角度看,對攻守雙方的意及迥異。
1,對俄羅斯:進攻跳板與消耗節點
紅軍城是通往頓巴斯腹地的通道。
在2022年烏克蘭成功收復哈爾科夫地區北部后,紅軍城-塞弗爾斯克-利曼一線成為烏軍在頓巴斯北部防線的關鍵支點。對俄軍而言,奪取紅軍城理論上可為西進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頓涅茨克州烏控地區的軍事行政核心——打開通道。
![]()
然而,俄軍始終未能攻陷紅軍城。
該地戰事隨即演變為一場消耗戰,雙方兵員、彈藥與物資儲備都在激戰中急劇消耗。
由于俄軍承擔進攻任務,其損失遠大于處于防守態勢的烏軍。
2,對烏克蘭:防御支點與時間換取空間的堡壘
希爾斯基上任后,更重視烏軍的生命,戰略變為以守為主,伺機反攻。
戰術上依托預先構筑的防御工事體系,烏軍成功將俄軍拖入代價極高的攻城戰。
在此堅守的每一天,都在消耗俄方人力與裝備,為國際軍援到位和新部隊訓練爭取時間,為反攻創造條件。
![]()
二,政治與象征維度:意志與勝利敘事基石。
1,對俄羅斯:急需的勝利與內部博弈籌碼
戰爭已經持續三年半,克里姆林宮亟需一場明確勝利提振國內士氣,證明“特別軍事行動”仍在推進。
另外,烏東四州已經公投入俄,普京若要停火談判,也需要拿下整個烏東四州,特別是頓巴斯地區。
2,對烏克蘭:抵抗精神的圖騰與國際信心標桿
烏克蘭政府成功紅軍城塑造為烏克蘭堅韌不拔、英勇抵抗的全球象征。如同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堅守巴赫穆特”傳遞出強大信息:烏克蘭絕不會在領土上讓步,寸土必爭。這種精神象征對維持國內抗戰意志和兵員招募至關重要。
持續堅守向西方盟友證明了烏軍的戰斗意志和有效運用援助的能力。
雖然紅軍城之后,還有三個要塞,但放棄此地可能被誤解為士氣低落或戰力不濟,影響未來重型武器援助決策。
因此,守住它成為向盟友展示信心和能力的活廣告。
![]()
結論
紅軍城,這座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城,在俄烏戰爭的炮火中,被賦予了全新而沉重的含義。
它不僅是地圖上的一個坐標,更是俄烏雙方意志、資源與戰略耐力的巨大角力場。每一寸土地的爭奪,都映照著兩個國家在戰火中的堅持與消耗。
然而,紅軍城的得失,并不足以決定整場戰爭的最終走向。
受制于更深層的結構性矛盾,俄烏戰事仍將在僵持中持續。
在某一方徹底落敗之前,這場持久戰,恐怕還遠未走到終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