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告別,來得幾乎毫無征兆。
國慶小長假剛結束后,10月10日,大商股份(600694.HK)一紙公告宣布陳德力已提交辭呈,后者“因個人原因無法繼續履職”,申請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CEO及董事會專業委員會內一切職務,后續將不在公司其他崗位任職。
很突然。這距離大商股份在第十二屆董事會換屆上續聘陳德力還不到兩個月,距離原定到任期屆滿尚余近三年。
陳德力匆匆而別,大商股份迅速安排了副董事長閆莉臨時履行董事長職責,全面負責董事會事務;總經理龐華暫代CEO職務,主持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并表示將盡快“完成第十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補選工作”。
但與大商分手后,陳德力的下一站又將在何處?
![]()
突發離職
去年11月1日,陳德力辭任寶龍地產(01238.HK)聯席總裁及寶龍商業(09909.HK)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當月底,就有市場消息傳出其已確認入職大商集團。
傳聞很快被坐實。
2024年12月3日,大商股份發布關于聘任總經理、選舉副董事長及補選董事的公告,官宣陳德力被聘任為公司總經理(CEO)。二十天后,2024年12月23日,大商股份召開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陳德力被舉薦為董事長。
“公司基于戰略發展選擇”,大商股份向陳德力拋出橄欖枝,無疑是看中其在商業地產的經驗和對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并對其帶來新的活力和動能寄予厚望。外界也如此,普遍認為這家老牌百貨巨頭終于找到了轉型的“金鑰匙”。
供職寶龍那幾年,陳德力一手股權激勵,一手高額年薪,曾連續三年蟬聯上市物企高管薪酬榜榜首。
加盟大商股份,陳德力的年薪尚未有完整披露。
但今年4月,大商公布股權激勵計劃,單獨授予陳德力310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13.03元,較股權激勵發布前一日的收盤價25.92元/股,基本打了對折。按當時市價計算,這份股權價值超過8000萬元。
緊隨6月因紅股派送,陳德力的這份股權紅包增至341萬股。但緊隨其此番匆匆離職,將不再具備激勵對象資格。
大商股份披露,陳德力持有的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計341.00萬股,將由公司回購注銷,回購價格10.936363元/股(調整后),總回購價款約3729.30萬元。
28年七站
在公開資料中,大商股份是陳德力的第七任東家,也是其目前職業生涯中最為短暫的一程。
從正式被推舉未大商股份掌門人到官宣離場,陳德力在這頁履歷上的時間進度條,還沒有拉滿10個月。
從1997年開始,陳德力先后在新加坡誼來集團武漢公司(4年)、四川華立集團舜苑商業地產公司(4年 )、新加坡嘉德置地凱德商用中國區域(4年)、萬達商業地產(6年)、新城控股(3年 )、寶龍商業(4年 )等公司擔任要職。
陳德力與大商“閃離”,官方給出了“個人原因”的模糊說辭,而外界對背后深層原因的猜測和聯想并未停止:業績壓力,戰略分歧、管理理念不合……但無論如何,這場分手都給雙方留足了體面。
而大商之后,陳德力的下一站有將落在哪里?
過去幾十年的奮斗,積累下的財富當然可以毫無壓力地選擇提前退休。但出生于1974年8月,陳德力才滿51歲。剛過天命之年,在職業經理人群體中,這正是闖的年紀。
有行業觀察者推測,陳德力再就業的選擇,應該還是會在經驗豐富且擅長商管領域。
沿著這個方向走,老東家凱德、萬達、新城、寶龍不太可能回去;龍湖、華潤目前相關崗位并沒有空缺,去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招商、越秀、金茂等國企的用人偏好,也主要還是從內部提拔。
另謀東家、創業、轉行,抑或是輕松一點去做顧問,憑著過往積淀的履歷、資源與人脈,陳德力應該不難再啟職業生涯。但外界更期待的是,他能否再譜寫下一個履歷高光。
再就業考題
陳德力與大商短暫結緣,事實上也是物企總裁們的縮影——行業動蕩與變革的時代,高管流動愈發頻繁,職業經理人很難再從一而終。
再就業,儼然也成為一些曾身居高位、年薪百萬的物業總裁們面臨的考題。
在陳德力“失業”的另一邊,上個月剛從合景悠活(03913.HK)CEO職位上離任的王中琦找到了新東家,有消息稱其已轉投郭廣昌麾下,正式出任高地(復悅生活)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公司運營及戰略落地。
對比而言,無論是從公司體量,還是平臺層級來看,王中琦的轉身都是一次“降維”選擇。
但這也并非個例。
退任碧桂園服務(06098.HK)總裁一年多后,被看作國內物管行業“教父級”人物的李長江,也在今年初選擇重新出山,轉投到僑銀股份(002973.SZ),給后輩夏冠明當部下,出任高級副總裁(M11)兼物業公司董事長、總裁。
百億物企綠城服務(02869.HK)前總裁吳志華,在行業消聲許久了,今年6月中旬,他“空降”年營收4億出頭的眾安智慧生活(02271.HK),出任非執行董事。
行業深度調整的周期,能夠向上晉升的物業總裁并不多,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近幾年上市物企對一二把手進行調整,大多偏向由關聯地產方派人補位。
王建輝算是少有的例子之一,其去年下半年辭任合景悠活首席執行官后,火速入職了國資物企越秀服務(06626.HK),且出任行政總裁。
轉身創業,也是職業經理人的常見選擇。比如,榮萬家原副總孟慶斌離職后創立了社區市集平臺,世茂服務前總裁葉明杰則選擇通過碧巢智聯探索智慧物業。
但從頭開始不容易,創業從來九死一生,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自己當老板的決心和過硬實力,創業充滿考驗。
鐵打的物企,流水的高管。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物企總裁就業也難。
比如,楊光在今年初辭任了眾安智慧生活總裁,而市場至今未有其新動態流出。再比如劉勇罡,其今年2月加盟瑞森生活服務出任總裁,但簽訂的勞動合同初始期限為1年。
向上、合適、高薪、穩定,總要有取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