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學霸養成記
今日學霸
王欣雨
合肥市第八中學文科強基班2024屆畢業生
![]()
文科(歷史科目組合)
現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
01
學習經歷
“如果春天要來,大地會使它一點一點地完成”。里爾克的這句話,是對“積少成多”最具象的描繪,也成為我心中對高中生活的最佳注解。初見合肥八中時,剛卸下中考重擔的我,是來參加歷史強基考試的。雖未在選拔中嶄露頭角,但一日見聞悄然燃起了我對這所學校的向往;再見時,我已是合肥八中學子,邁過綠意縈繞的校門,明麗景致為我的高中生涯寫下嶄新開篇。
三年時光如白駒過隙。回首往事,日復一日的努力,鋪就了通向夢想的道路;母校的悉心栽培,為我們這些莘莘學子的遠行保駕護航。我的高中三年,是逐漸舒展的春天,是歷經風雨與寒潮的大地,最終向陽生出了燦爛如“長安花海”的風景。
整齊的桌椅、寬敞的寢室、磚紅色封皮的作業本,還有炎熱季節里涼爽的空調房……這些碎片拼湊成我對合肥八中的最初印象。不算耀眼的中考成績,讓我走進了排在強基班之后的實驗班;不算突出的理科資質,又讓我隱身在成績表的姓名里。那時的我,埋首在成群的符號與數字間:為失利的中考分數懊惱,為復雜的數理化公式焦慮。縱使理科課堂再充實有趣,智學網顯示的分數依舊黯淡。我不得不承認,或許學理,本就不是適合我的道路。
恰逢安徽新高考改革首年,學校調研后,為我們安排了專業規劃課程,還發放了自編的選科指南。而我在近一年的文科課堂上,反復領略著文史哲的魅力,心中的天平漸漸向最初的興趣傾斜。高一時的政治老師曾說:“新生活中蘊含著變化,而變化中藏著機遇。”面對制度之變,我最終選擇堅守愛好:將傳統的史政地組合作為選科,做好準備,迎接文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分科后,我如愿進入文科強基班(歷史科目組合)。盡管在“漠視文科”的大環境下,常感前路茫然,但合肥八中文科的亮眼招牌,無疑是一顆“定心丸”。文科強基班匯聚了50多個個性鮮明的學生:選科分史政地和史政生兩類,有人入校前就決意學文,有人在分科前一個月甚至幾天才敲定方向;班里同學中既不乏飽覽群書的,更有參加過理科競賽的。而這個集體的共性藏在創新的思維與包容的情懷里。我時常驚嘆于班級雙語平均分的亮眼,也偶爾為自己單科成績名列前茅而沾沾自喜,但分數從來不是文科班生活的全部。
主題班會里的精彩演說、課堂上的長篇發言、講解史論題時的嚴密邏輯、討論地理題時的跳脫思路——這些瞬間,無不透露出同學們深厚的文科素養。在這里,我遇到了教導有方的師長,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越發感受到文科學習的樂趣與責任。即便總被評價為“不夠聰明”的文科生,也漸漸找到歸屬感與價值感,積攢起向上攀登的自信。教室墻壁上貼著的“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便是我心中對文科班生活最貼切的寫照。
初入文科強基班時,我在實力強勁的同學中并不突出——分科前能算作優勢的文科成績,在這里也只是“中庸”。于是我加快學習節奏,不愿落后于曾經對自己的期望。回憶里,滿是疲憊、沉默甚至瀕臨崩潰的時刻:有新冠疫情帶來的情緒波動;有上網課時,因不夠自律落下的進度;還有智學網里,始終匍匐在底部的數學成績曲線等。我曾對著一道晦澀的歷史大題無從下筆,忍不住問自己:選擇學文,真的對嗎?那時,桌椅無聲,題卷靜臥,四周只有紙筆摩擦的沙沙聲和傾瀉而下的燈光。
恍惚片刻,我還是拿起筆繼續作答。我想在兩年里,為每一道題寫下的解答換一個關于未來的確定答案。那晚的我還不知道,后來的自己,真的能考到曾經不敢想的單科前十,也能在班級排名里一躍而上。智學網的成績曲線開始曲折爬升,腦海里的答題思路越來越清晰,寫數學題的正確率緩慢增長,對未來的規劃也愈發明朗。
在記憶的“濾鏡”里,高中生活的辛苦,漸漸消散在過往的時光里。回憶中更耀眼的,是早讀時透過窗格的鵝黃晨光,是晚自習結束后朦朧的月光,是課間和同學分享零食的細碎快樂,是和老師交流后更加自信作答的瞬間。我走過校園里枝葉茂密的杏樹下,看過落滿黃葉的小徑,也踏過雨后映著斜陽的跑道。在離校前的最后一個夜晚,我再次翻開歷史高考題,這一次,終于能篤定地回答自己:這是更適合我的道路,如今,我終于能帶著更充實的素養,前往心之所向的遠方。
我的高考就在本校進行。熟悉的環境里,我發揮出了平均水平;考前和同學隨口一提的“報考北師大”也成了現實。高考的結果如愿驚艷了我的夏天。三年前的進校成績,雖有遺憾,但未來的大學生活,大有可期。我在合肥八中的三年,是從中庸走向廣闊平臺的過程,是從搖擺迷茫過渡到堅定選擇的旅程。如今,塵埃落定,前路鋪展,回憶綿長。我終于可以說:成績不過是個數字,我會帶著高中三年學到的經驗,直面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維特根斯坦曾說:“我貼在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高中生活就是我“貼地而行”的三年。正是這三年的努力與拼搏,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走向更大的舞臺。
02
學習經驗
記誦:
文科生的首要任務是背書。我會利用課間、排隊等碎片時間,同時根據各科特點調整方法。比如歷史,背書時除了核心知識點,還會留意課本細節和事件間的邏輯聯系;政治則注重“模塊化記誦”,熟記每一課的課題、子目標題,明確知識點的適用范圍。
練習:
刷題對文科學習同樣重要,優先選擇高考真題練習。政史地刷題,重點積累標準答案里的高分表述,鍛煉對題干關鍵詞句的敏感度;英語靠大量刷題培養語感。我的數學刷題量遠少于同學,更傾向于鉆研幾道有價值的題目,適當放棄難度過大的題,優先抓好基礎分——最后,這門曾經不擅長的學科,也在高考中給了我滿意的分數。
編后語
王欣宇的經歷告訴我們,歷史科目組合的文科生,學習時一定要保持好心態,別被外界負面評價干擾,避免引發情緒波動——情緒不穩很可能影響學習效率,因此“調節情緒”往往是學習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事。
作為文科生,容易受“文科無用論”等論調影響,不妨主動減少與這類信息傳播源的接觸,專注自身學習;考試成績總有波動,試著忽略考差時的分數,把精力放在試卷的分析總結和成績趨勢的把握上。
□由王欣宇口述,劉跟黨、本報記者徐徐整理
![]()
![]()
來源 | 安徽青年報
編輯 | 李志慧
校審 | 劉 鳴
終審 | 杜 軍
聲明 | 文章部分圖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