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是初唐時期的一位才子,而且是一位“大才子”。
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而且他力壓群雄,當上了“初唐四杰之首”。
這位才子的一生頗為傳奇,在短短二十七年的時間里,他的人生從大起到大落,然后再到大起,然后再大落……
![]()
第一次大起大落
王勃年幼時便十分聰慧,說他是“神童”也不為過。
王勃在六歲時便能寫詩,而且他一個小孩寫的詩,居然比大人寫的詩還要“成熟”,令人稱奇。
王勃不僅會寫詩,他還會寫文章,王勃寫的文章,一般人都看不懂,因為他引用的典故實在太多了,幾乎是一句一典故。
![]()
王勃之所以能將這些典故用在自己的文章和詩中,是因為他已經將這些知識爛熟于心了,六歲王勃的知識儲備已經超越了大部分成年人。
王勃九歲那年,他開始研究《漢書》,顏師古寫了注釋的那一版《漢書》。
不過,王勃看這一版并不是為了看顏師古的注釋,而是為了挑錯。
![]()
王勃看完《漢書》之后,寫了十卷《指瑕》,指出了顏師古的很多錯誤,一點都不給他留面子。
第二年,王勃又看完了六經。
十二歲的王勃覺得這些“經史典籍”沒有意思,于是他拜入一位名醫門下,開始挑戰醫學。
![]()
兩年后,王勃出師,他將《黃帝內經》《難經》等醫學典籍都看了一遍,成為了一名“小中醫”。
學好醫術之后,王勃又開始嘗試當官。
兩年后,也就是王勃十六歲那年,他考中了進士,授朝散郎,成為了唐朝最年輕的朝廷命官。
![]()
王勃的驚人表現震驚朝野,他很快就被舉薦到了唐高宗李治面前。
當時恰逢洛陽乾元殿建成,于是王勃就蹭了一下乾元殿的熱度,寫了一篇《乾元殿頌》。
唐高宗李治看完王勃這篇文章后更是大加贊賞,他當著眾人的面稱王勃是“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
如此奇才,自然不能浪費了,于是唐高宗李治就把王勃送到了沛王李賢府上,讓他當了李賢的老師。
李賢是武則天的次子,深得唐高宗的喜愛,王勃被派到李賢府上來當老師,可見皇帝對他的才華十分滿意。
不過,王勃來到了沛王府上后,沛王不聽他的。
![]()
王勃來到沛王府上時,也就十幾歲,而沛王比他小五歲,正是愛玩的年紀。
王勃只是來當老師的,根本不敢對沛王李賢不敬,所以他來了之后,并沒有盡到老師的責任。其實這也不能怪王勃,畢竟他的學生是那位沛王,換誰來也管不住,除非李治親自出手。
![]()
這天,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約好了要斗雞,因此他讓王勃給他寫一篇《檄英王雞文》。
既然是沛王的命令,王勃二話不說就寫了,然而由于王勃寫得太好,這篇《檄英王雞文》很快就在長安城里火了起來,人們爭相傳抄,很快就傳到了唐高宗李治手里。
![]()
李治派人調查一番之后,發現這篇文章出自王勃之手,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把王勃派到沛王府上,是為了讓他教沛王讀書,可不是為了讓他跟沛王一起玩。
可現在他不僅沒有好好教沛王學習,還幫沛王寫什么《檄雞文》,這是什么意思?
![]()
唐高宗李治覺得王勃不務正業,玩忽職守,應該將他趕出王府。
但是李治后來又一想,發現這件事遠不是玩忽職守這么簡單。
王勃代表沛王寫了討伐英王的檄文,這難道不是在故意挑撥皇子間的關系嗎?其心可誅!
但李治并沒有真的誅殺王勃,他只是將王勃趕出了長安……
![]()
第二次大起大落
王勃被趕出長安后,無處可去,只好在外“流浪”,游山玩水。
一直到公元671年,他打算再次進京趕考,但是在前往長安的路上,他又收到了一封信件。
這封信是王勃的好友凌季友寄來的,他當時在擔任虢州司法,而他寫這封信的目的,是為了讓王勃去幫他。
![]()
虢州物產豐富,山野間生長了許多藥材,但是凌季友學藝不精,難以分辨出正確的藥材。
于是他便想請精通醫藥的王勃到虢州去,幫他一起做藥材生意。
王勃收到信之后,心中也有些憂慮,但是他很快便下定了決心,踏上了前往虢州的路。
![]()
王勃放棄參加科舉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他離開長安的時間并不長,還有很多人記得他被皇帝趕出長安的情景。
就算王勃的文章寫得再好,考官也不敢錄取他,因為把他趕出長安是皇帝的意思,要是考官再把他錄為進士,那豈不是在忤逆皇上?不想活了嗎?
![]()
因此,王勃去長安考試就是無用功,還不如去虢州做生意。
王勃到了虢州之后,凌季友順便給他申請了一個虢州參軍的職位,雖然官職不大,但也能分到一處住的地方。
王勃本想在這里過上一段安穩日子,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
王勃手下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了法,躲到了王勃的家里,王勃一時好心收留了他,但是曹達卻因此賴到王勃家不走了。
王勃本想去報案,但是他又擔心自己成為共犯,只好一直將曹達藏在家里。
可是曹達不但不感恩,還越來越囂張,王勃忍無可忍,把曹達殺了。
![]()
這是王勃第一次殺人,沒有什么經驗,他在處理尸體時不慎被發現,然后他就被官府當作殺人犯給抓了起來。
盡管曹達也是一個罪犯,但是王勃殺了他一樣要償命。
于是,王勃被關進了死牢,等待秋后問斬。
不過,王勃非常幸運,他才剛進大牢沒多久,就遇上了大赦天下。
![]()
本來應該被處死的王勃,一下子又活了過來,出獄后的王勃仿佛一下子大徹大悟,他已經看透了人生。
趁此機會,王勃寫下了一首《落花落》。
這首詩看似在寫落花,實則在總結自己的人生。
王勃將人生比作花朵,而他察覺到自己正處于“花朵落下之時”。
![]()
最后那句“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說的便是王勃當時的心境。王勃已經看透了世間種種,已經不再執著于獲得什么,已經不想做官了。
王勃出獄后不久,朝廷就宣布恢復他的舊職,召他回到長安。
但是王勃已經明白了“落花紛漠漠”的含義,已經明白了“高枝難重攀”的道理。
![]()
所以,王勃并沒有應召,他選擇去交趾(越南)看望父親。王勃雖然被赦免了,但是王勃的父親沒有得到赦免,當初他被王勃牽連,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
王勃對此事深感愧疚,決定孤身前往交趾看望父親。
然而想去交趾就得渡海,王勃在渡海時不慎落水,葬身魚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