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底下曬了一天的被子,收起來抱進屋子里的時候,總是帶著一股溫暖而又特殊的味道。
人們常說這是陽光的味道,甚至有人堅信,這是螨蟲被太陽烤焦后的味道。這種說法雖然聽起來頗有畫面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要解開這個疑問,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螨蟲的生存習性。這些微小的生物最喜歡22~30℃的溫暖環境,濕度在60%到80%之間時繁殖得最快。
螨蟲以人體脫落的皮屑為食,藏在被褥里面居住。要讓曬死螨蟲,溫度需要達到50℃以上并持續一段時間。
![]()
然而,在實際曬被子的過程中,即使在盛夏的烈日下,被子表面的溫度也很難穩定維持在這個水平,更不用說被褥深處了。
螨蟲會敏銳地察覺到環境的變化,悄悄躲到陰涼的纖維縫隙中,躲過陽光的直接照射。
退一步說,即使有少數螨蟲不幸被高溫殺死,它們的身體也不會產生所謂的“太陽味”。

螨蟲的體內約80%是水分,其余主要是蛋白質。當蛋白質被高溫烤焦時,會散發出類似燒頭發或烤肉的焦糊味,這與人們聞到的清新舒適的“太陽味”截然不同。
更何況,一床被子里所有螨蟲的總重量不過才幾毫克,這么微量的蛋白質燃燒,根本就無法產生能被人類聞到的氣味。
那么,曬過的被子那股特別的香氣,究竟來自何處呢?
![]()
科學研究給出了答案。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只有在陽光的直射下,晾曬過的織物才會產生這種特殊的氣味。
他們利用氣相色譜分析發現,這種氣味來源于一系列的碳氧化合物,包括醛類、酮類和羧酸等。
這些化合物在低濃度時,會散發出宜人的香氣,有些甚至被用于香水制造。
![]()
科學家認為,這些香氣物質的產生,是陽光與被子材質相互作用的結果。陽光中的紫外線會激活織物纖維上的微小分子,包括人體殘留的皮脂、汗液,以及洗滌劑和柔順劑的殘留物等。
在紫外線和熱量的共同作用下,這些物質發生光氧化反應,生成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
![]()
與此同時,陽光照射使被子中的水分蒸發,棉纖維結構變得松散,不僅讓被子手感蓬松,也讓這些香氣分子更容易釋放出來。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會使空氣中的氧氣分子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少量的臭氧,這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通風后殘留的微量成分,也會融入到“太陽味”中。
這些成分共同作用,便形成了人們熟悉的溫暖香氣也就是“太陽味”。
![]()
我們必須強調,雖然曬被子不能有效殺死螨蟲,但這個習慣也非常值得養成。因為陽光的照射能夠顯著降低被子中的濕度,破壞螨蟲喜歡的潮濕環境。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能抑制被褥表面的細菌和真菌繁殖,減少過敏源。
只是要想真正控制被褥中的螨蟲數量,還需要配合其他方法。比如,定期用55℃以上的熱水清洗床單被套,用吸塵器清理床墊,保持臥室通風干燥等。
![]()
總之,曬被子時聞到的那股“太陽味”,之所以讓人感到安心舒適,是因為它關聯著清潔與溫暖的體驗,早已刻在了人類的嗅覺基因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