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程潛、陳明仁率部在長沙起義,為整個湖南的解放做出巨大貢獻。陳明仁麾下的原國民革命軍第一兵團被改編為解放軍第21兵團,他仍擔任兵團司令。
不過客觀而言,他這個兵團有些不太順利,起義沒多久,有一大半人受到蠱惑又跑回到國軍那一邊,并且兵團里有幾名高級將領結局都不是太好。
其中有一人在起義前已經開始在幫助我黨做地下工作,起義后也做出不小的貢獻,是1952年遭到了錯誤對待,這是為何呢?
![]()
此人名叫唐伯寅,出生在湖南湘潭,在湘軍中有很高的威望。早在1918年他就參加了湘軍,從基層戰士做起,先后升任班長、排長、連長。因作戰勇猛、頭腦靈活,他1922年被送到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后進入湘軍何健部。
1926年唐伯寅參加北伐戰爭,兩年后憑借戰功升任為第19師55旅110團團長,1935年又升任為第19師55旅旅長。
在此期間,他多次與紅軍交戰,圍攻紅七軍、攻打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因為他的進攻,紅軍損失慘重。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唐伯寅還是極為出彩的,他率部參與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等,能親歷這么多重大戰事,死在他手上的日本人絕對不少,唐伯寅也無愧“抗日英雄”這個稱號。
![]()
但,唐伯寅出自湘軍,在老蔣看來就是“雜牌”,始終得不到信任,也不會給過多的補充,部隊拼完了,職務也就到頭了。
1944年11月后他只擔任江西南豐師管區司令、浙江臨黃師管區司令這樣的二線職務,即便還有個少將的軍銜,也沒啥實權。
經歷過血腥的抗日戰爭,唐伯寅內心已經厭倦殺戮,再加上又遭到老蔣的排斥,1946年時他直接退役回鄉。往后幾年里,唐伯寅就在家看書練字,很少過問政事。
1949年3月,此時三大戰役都已結束,解放軍南下只是時間問題。我黨已經勝券在握,不過還是希望盡可能避免生靈涂炭,因此各個地區的地下黨組織活躍了起來,積極拉攏那些可團結的力量。
![]()
雖然唐伯寅已遠離軍旅很久,但他畢竟也是原湘軍高級將領,在湖南還擁有一定的號召力,所以華中局派出了工作人員與唐伯寅接觸。
唐伯寅作為一個湖南人,自然不希望湖南被打得千瘡百孔,也不想那么多湖湘子弟為老蔣送命。沒怎么思考,他答應了華中局,隨即在1949年3月被任命為江南地下第四軍副軍長。(非正規軍編制)
1949年4月他參加程潛、唐生智等人在湖南發起的和平自救運動,開始配合著策反湘軍舊部,有不少人在他的影響下選擇投向人民這一邊。
同年8月,唐伯寅跟隨程潛、陳明仁起義,在解放軍接管長沙之前,他為穩定當地社會秩序做了很大貢獻。再加上他曾經策反過很多舊部,所以陳明仁部被改編后,唐伯寅擔任了四野21兵團高參。
![]()
其實這次起義比較倉促,本來國軍第一兵團有7.7萬人,但通過起義轉化為解放軍的只有3.6萬人,一大半受到蠱惑、恐嚇又叛逃回去。
還有如李默庵這種為起義做了很多、甚至在起義通電上簽字的將領也跑了,一時間人心惶惶。但唐伯寅非常堅定,還讓昔日的舊部也跟隨自己留下,盡全力保護了起義的成果,這一點在那個環境下非常難得。
后來唐伯寅跟隨兵團參加廣西剿匪,取得不錯的成果。1951年11月,21兵團在廣西的剿匪任務基本已經完成,麾下52軍和53軍的番號被撤銷,唐伯寅也是在這前后選擇回到家鄉。
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個月后,湘潭地區的工作人員因為唐伯寅曾經與紅軍多次對敵、當過國民黨少將這些往事找上了門。
![]()
唐伯寅解釋當時是分屬不同陣營,自己也只是聽令行事,可畢竟是有過跟紅軍打仗的事實,在建國初的那個環境下,別人根本不會聽是出于什么原因。
他又說自己很早就是地下黨了,并幫助組織策反很多將領,也算是有功的。奈何這個身份沒有其他人去證明,最終在1952年2月21日,唐伯寅被錯殺于湘潭,時年55歲。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央開始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唐伯寅的事情也被組織注意到了。1983年,湘潭人民法院為唐伯寅,恢復了他起義人員的名譽。
雖然有些遲,但畢竟還是恢復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