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任何一支強大的軍隊,都必然具備軍紀嚴明這一點,越是艱苦的時刻就越要如此,否則難以形成凝聚力。
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時就極為重視軍紀的問題,為了能順利打開局面、贏得人心,曾制定過很多稱得上“不近人情”的政策。
當時有一位跟隨劉鄧多年的直屬警衛團副連長,就因為觸犯規定,遭到槍決。讓人感慨的是,這位副連長所做的事沒有一件是為自己的,劉伯承得知后懊悔地大哭:都怪我劉伯承,我為什么愛吃粉條啊。
![]()
1947年是解放戰爭非常關鍵的一年,國軍依仗著兵力、裝備優勢,向山東和陜北解放區發起重點進攻,給我黨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如此背景下,毛主席主動放棄延安,但是他決定以少量兵力來牽制胡宗南的數十萬精銳,同時又安排三路大軍挺進中原,將戰線拉到國統區去。
劉鄧、陳謝、陳粟三支部隊很快部署到位,從北黃河、中淮河、南長江、西漢水之間的中原地區,結成“品”字形狀、互為犄角的有利的戰略態勢。
其中劉鄧需要直插的是大別山地區,如果單看這一支部隊的行動,那算得上“孤軍深入”,屬兵法大忌。但他們為的是全局,所以一開始就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
![]()
大別山地區是革命老區,劉鄧大軍中有很多紅四方面軍的老人,一開始大家都還寄希望于群眾百姓會配合。沒想到的是,這里的環境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
當年紅四方面軍從大別山撤離后,反動派在當地實施了極為殘忍的手段,別說參加革命,就是同情革命的都會遭到迫害。
從抗戰開始,桂系又繼續在大別山深耕,他們將廣西那一套民團制度搬了過來,適齡男子都需要參加軍事訓練并登記在冊,如有跟共產黨來往的,還會影響到家人。
因此,在劉鄧大軍剛進入大別山時,當地百姓不是被殺怕了,就是擔心會受連坐,根本不敢提供幫助。一聽聞我軍到來,他們就避而遠之。沒有群眾基礎,對于一支孤軍來說是致命的。
![]()
由于生存環境惡劣,基層指戰員情緒就越來越低落,部隊違紀的問題變得嚴重,甚至還有毆打百姓的事件,群眾見此情況更不敢靠近了,這就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9月2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小灣村召開了一次特別的干部會議,宣布了非常嚴厲的“約法三章”:槍擊老百姓者,死刑!搶奪百姓財物者,死刑!奸污婦女者,死刑!
野戰軍司令部要求所有指戰員都互相監督,并成立了執法小組,嚴厲懲處違反紀律者。無論是誰違反紀律,都必須堅決執行,毫不庇護。
往后一段時間,部隊的風氣有了明顯好轉,但總還是有些人心存僥幸,認為板子不會打到自己身上。因此鄧公頗為頭疼,決心抓個典型,讓大別山的百姓們看到我軍的決心。
![]()
10月13日,劉鄧大軍進駐黃岡總路嘴鎮。由于蔣軍和地主武裝的恐嚇驅趕,鎮上的老百姓都跑光了,這給我軍造成了很大麻煩。
軍隊急需補充物資,但許多擁有商品的店鋪里都沒有主人家,無法完成公平買賣,所以就特別容易發生令人誤解的事情。
這天早上,有人前來報告,說2縱5旅搶了百姓家的十多頭牛,鄧公聞言大怒,立馬將5旅后勤處處長黃開群叫到了身邊詢問事情經過。
黃開群解釋那十多頭牛是國民黨從百姓手里搶的,而部隊是在國軍那邊繳獲的。鄧公問:那為什么不還給群眾?如果不清楚是誰家的牛,一定要貼布告,找到主人家還回去。
![]()
黃開群有些尷尬,說戰士們餓壞了,有幾頭牛已經被殺掉吃了。鄧公氣得拍了桌子:你們這是亂彈琴,剩下的牛還回去,吃掉的牛要賠錢,一分都不能少。
隨后鄧公讓政治部保衛科長張之軒跟著一起去,督促還牛、賠償事宜,到中午時分張之軒回來報告說問題已全部處理,總共賠償群眾6兩黃金,鄧公這才滿意。
這類事件一旦發生,往往就不是孤例,鄧公有些放心不下,馬上又帶著張之軒去街上看看情況。走到一個十字街頭,鄧公看見一名軍人一手扛著一捆粉條,一只胳膊肘夾著一卷布匹,手里還拿著白紙和毛筆,匆匆從一個店鋪走出,掩上門飛快地走了。
鄧公臉色瞬間變了,他帶著怒氣對張之軒說:你快去追上那個人,他會把門掩上,說明店里沒有人,去看看他是哪個單位的,怎么可以違反剛剛頒布的命令。
![]()
張之軒跑到那人身邊時,一下就愣住了,對方叫趙桂良,是直屬警衛團四連的副連長,跟野戰軍司令部的幾位首長都很熟,這該如何處理?
張之軒沒辦法做這個主,就先將趙桂良關了禁閉,隨后向幾位首長匯報此事。鄧公、劉帥、張際春、李達等人商議過后,認為越是身邊的人,越要嚴肅處理,這樣才能讓政策推行下去。
這個答案,張之軒早就了然,但他想不通趙桂良一直是模范干部、還是戰斗英雄,為何要知法犯法?于是他就去禁閉室詢問了一番。
等他走到禁閉室時,一個小戰士正好沖了進來,哭著說自己要替副連長去死,張之軒就從小戰士口中得知了緣由。
![]()
原來趙桂良拿的那塊布,是想給這位小戰士做件棉衣,天寒地凍,小戰士路上身體險些沒抗住,趙桂良是心疼手下的兵;紙和筆則是準備給連隊出板報用;
那粉條,是趙桂良見劉司令員最近特別消瘦,又聽說劉司令員愛吃粉條,所以就拿了一捆。本來他是帶著錢去的,可店里沒有主人,只好先拿走了。
沒有一件東西是為自己啊,趙桂良聽后淚流滿面,決定再去找鄧公說情,看有沒有回旋的余地。
鄧公也是沉默了很久,但半晌后還是堅定地說:要處決一個好同志,我也很心痛,法紀如山,誰也不能以身試法!
![]()
趙桂良家中只有一個老母親,他提出一個請求,希望部隊里不要將處決的消息告訴母親,就說是犧牲在戰場上了。鄧公流著淚批準:三國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但優撫其妻兒。今天,我們也是硬把眼淚往肚里吞啊。
這天下午,公判大會在鎮上舉行,參謀長李達宣讀處決命令后,一個中年男人連忙喊“刀下留人”,他沖上主席臺說自己就是店鋪的老板,懊悔自己不該跑到山里去,東西也不值什么錢,希望能給趙桂良一個機會。
臺下很多群眾紛紛附和,李達見狀,連忙跑到司令部去請示鄧公和劉帥。鄧公再次重申:事雖不大,但軍紀如山,動搖不得!紀律應該是鐵,是鋼,而不是豆腐渣,不能一碰就碎!不能讓人們說我們是虛張聲勢,他觸犯了紀律,一定要執行。
最終,一聲槍響結束了趙桂良的生命。在司令部里的劉帥淚流滿面,非常自責地說道:都怪我劉伯承,我為什么愛吃粉條啊。
![]()
此事之后,當地百姓對我軍的信任又回來了,富人鄉紳紛紛施以援手,部隊也從心底認識到了一定要遵守紀律,之后接連打了許多勝仗。
沒有鐵一樣的紀律,就打造不出鐵一樣的隊伍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