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一則微博讓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成為輿論焦點。中國臺灣歌手鄭智化,這位以《水手》紅遍大江南北的“輪椅歌王”,在微博上怒斥機場服務,揭開了無障礙設施建設中的“溝坎”。
當天下午,鄭智化坐著輪椅來到機艙口,卻發現升降車平臺離飛機艙門地板有25公分的高度差。對普通人而言抬腿即上,可對靠輪椅代步的鄭智化來說,這25公分宛如“天塹”。更令人氣憤的是,升降車司機不肯調整升降板,導致鄭智化不得不在眾目睽睽下連滾帶爬地進入機艙。這尷尬又無奈的場景,通過鄭智化的微博迅速發酵,引發網友熱議。
![]()
事實上,這并非個例。盡管我國《殘疾人保障法》早有規定,公共場所必須配備無障礙設施,但現實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有的盲道比迷宮還繞,有的坡道陡得能當滑梯,如今又冒出“25公分空中走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對殘疾人而言,卻是難以跨越的障礙。
![]()
深圳機場反應迅速,在鄭智化微博下火速致歉,并表示已會同航空公司啟動核查,還承諾將啟用登機連接裝置。這一系列舉措,雖得到了網友的肯定,但也暴露出無障礙設施建設中的諸多問題。
![]()
從硬件設施來看,部分無障礙設施設計不合理,缺乏人性化考量。比如一些公共場所的坡道坡度過陡,輪椅難以推行;一些電梯按鈕位置過高,坐輪椅者無法觸及。從服務流程來看,相關人員缺乏無障礙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面對殘疾人的特殊需求,往往不知所措或敷衍了事。
![]()
此次事件也引發了網友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創意討論,有人建議給升降車裝個“自動調平系統”,有人提議開發“輪椅專用登機梯”。這些看似玩笑的建議,背后透出的是對殘疾人平等出行權利的期待。
![]()
無障礙設施不是擺設,而是實打實的民生工程。它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溫度,關乎著殘疾人的尊嚴和權益。希望這次風波能讓更多公共服務場所真正把“無障礙”三個字落到實處,讓殘疾人能像普通人一樣,說走就走,不再為一道道“溝坎”而煩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