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24”行情以來,A股各大板塊走勢如雨后春筍般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今年deepseek又引發了中國科技資產重估,BD出海推動中國創新藥迎來高峰,大國博弈之下產業變革催生出國產替代浪潮,每一細分賽道都在演繹著各自精彩。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股市投資又活躍起來了,股票、基金重新成為熱點話題。基金行業相比前兩年熱鬧了很多,但有一類基金公司,現在反而碰到了很多困難——這就是銀行系基金。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這一年股市熱熱鬧鬧,債市反而比較沉寂,銀行系基金公司多數都是固收大廠,權益的產品沒有那么豐富,尤其是這兩年大熱的ETF更是少見銀行系公司的身影。今年很多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贖回債基和貨基,增加了權益的配置,這對銀行系公司是很大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今年監管層面發布了行業高質量行動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產品。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固收特別是純債基金要想獲批是很困難的,這對銀行系公司的發展提出了長期挑戰。
所以,現在銀行系公司要發展一定要求變,抱著固收的“老三樣”,今后肯定會面臨更多困難。就金石雜談所知,其實不少銀行系公司都已經行動起來,而且并沒有踏空今年的“科技牛市”。
最近,我們注意到一家銀行系公募正在搞戰略轉型,就有很多值得觀察的地方。
這家公司就是上海的浦銀安盛基金。之前,在金石雜談的刻板印象中,這就是一家“固收型”+“貨幣型”公募基金,現在拉出數據一看,他們已經有多款產品在這波大牛市中跑出。
據金石雜談統計,浦銀安盛目前僅權益型基金就有115只,全面覆蓋機器人、算力、AI應用、半導體、醫藥、紅利等全行業,匯聚A股、港股、美股等全市場,成為銀行系公募突圍和轉型的典型案例。
據金石雜談統計,截至2025年10月26日,浦銀安盛115只產品中有104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在該公募top榜單中,浦銀安盛科技創新優選漲57.91%,浦銀安盛高端裝備收益率高達57.43%,均跑贏科創綜指;top榜單中的基金聚焦人形機器人、算力、黃金、新能源等熱門板塊,而多只指增和ETF也實現了非常可觀的收益。
![]()
金石雜談查詢發現,今年以來,浦銀安盛還在不斷加強權益產品的布局,年內新發行了10只產品,除了1只債基,其他均是權益性基金,而這9只基金有科技、有AI、有創新藥、有紅利、有中小盤、有科創綜合,新發產品緊貼市場,產品募集火熱。
以浦銀安盛有多款浦銀安盛盈豐多元配置3個月FOF為例,這只不久前發行的產品僅發行3天提前結束募集,募集規模超27億。據我們所知,這只產品配置執行全天候策略,均衡配置固收、商品和權益,能充分捕捉結構性行情,且無需擔心持倉集中帶來的回調風險。
在金石雜談看來,浦銀安盛基金提出的“全球科創家”、“指數家”與“固收家”三大業務發展戰略,還是有很有亮點,可以說目前這三大戰略均已初步發展成型。
全球科創家:立足國內,覆蓋全球
今年以來,科技賽道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寵兒,從星際之門到算力巨頭抱團押注AI,再到美國資本押注英偉達替代方案、稀土國產替代等等,美股七巨頭為主,美光、英特爾、博通等均實現可觀收益。
無獨有偶,從deepseek橫空出世到互聯網巨頭大幅提升資本開支,再到蘋果、英偉達、AMD、特斯拉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映射,都在刺激著中國本土科創領域的飛速發展,從寒武紀到易中天再到中芯、華虹,均一度實現收益的翻倍增長。就在近期,十五五著重提到了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為浦銀安盛布局科技創新領域的核心品牌,“全球科創家”已形成覆蓋半導體、機器人、算力、AI應用、新能源等核心賽道,匯聚“A股+港股+美股”的全球科技投資版圖。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投資組合,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格偏好進行選股。
其中,機器人有浦銀安盛高端裝備,今年收益率超50%,成立以來業績翻倍;算力有浦銀安盛科技創新,收益率近60%;新能源有浦銀安盛環保新能源,收益率44.34%;港股有港股通量化混合,今年收益超31%,聚焦騰訊、阿里、中芯國際等港股互聯網與半導體等核心資產;美股有浦銀安盛全球智能科技,今年收益超18%,但近三年收益翻倍,該基金不僅抓住了美股七姐妹,而且還前瞻性的布局了博通、AMD、臺積電等算力或半導體巨頭。
![]()
其實,作為一家中法合資系公募,浦銀安盛天然具有全球化視野和跨市場的投資能力。一方面借助外方股東資源可以系統性的輸出全球資產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公司投研團隊持續追蹤外向標的,通過“全球映射+本地落實”的投資策略,挖掘相同賽道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本土企業。
固收底盤+指數大年:穿越周期,砥礪前行
今年以來,A股市場經常呈現兩種走勢:一是你手中的持倉經常無法跑贏大盤,在滬指從4月低點的3000點左右一路過關斬將漲到3900多點的時候,大家手里的票或因短期波動而無法實現較好的投資收益,此時寬基指數無疑是一個非常的投資標的。二是國慶假期之后,大家發現,大國博弈行情愈演愈烈,資本市場波動加劇,賺錢效應明顯變差,既不想離開飯桌,又希望控制回撤,固收+將幫助你穿越周期,控制回撤。
據金石雜談獲悉,目前浦銀安盛基金已布局中證A50、科創100、中證A500、科創綜指、滬深300等多只寬基指增產品,而這正是浦銀安盛三大核心品牌之一的“指數家”。一方面,通過分層投資,充分滿足投資者大盤、小盤、科創等新知生產力的綜合投資需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投資者踏錯節奏而跑輸大盤的情形。
首先,浦銀安盛“指數家”一直致力于科創領域投資,浦銀安盛上證科創板100指增今年收益率近40%,該基金在有效復制標的指數的基礎上,通過公司自有量化增強模型,優化股票組合配置結構,覆蓋了寒武紀、翱捷科技、納芯微等大批科創板優質股票。此外,浦銀安盛科創綜合指數則覆蓋了科創板97%的股票,可充分把握GPU、CPO、晶圓半導體等新知生產力投資機會。
![]()
其次,浦銀安盛“指數家”除了科創基因,還同時兼具窄基和寬基的投資分層優勢,比如浦銀安盛中證滬港深游戲及文化傳媒ETF、浦銀安盛中證光伏產業ETF等錨定游戲、光伏等熱門行業的投資機會;而寬基方面的浦銀安盛創業板ETF聚焦創業板,適合成長風格;浦銀安盛中證A500指數增強,投資分散,個股更加均衡;浦銀安盛滬深300指數增強則聚焦兩市的核心資產,同時緊追大盤走勢,減少漲指數而不漲個股的踏錯節奏風險。
“指數家”以外,浦銀安盛基金還有一大王牌“固收家”,該策略深耕固定收益領域,覆蓋短債、長債、固收+等全代表性產品。十一以來,大國博弈升溫,市場波動加劇,通過配置一定的固收+或純債,可以提高投資者抵御風險的能力,尤其適合那些風險偏好低而又對權益市場比較迷茫的投資者。
比如,浦銀安盛季季盈 90 天滾動中短債 A 在同類近 900 只產品中排名前 30 ;比如浦銀安盛雙債增強,權益配置只有 3.58% ,且基本都是銀行等高股息個股,但配置了大量的可轉債,既控制了風險又取得了超額收益。
![]()
多層次構建投研團隊,全球視野+本地落實
浦銀安盛基金三大品牌戰略離不開924行情以來催生的大牛市行情、中國的科技追趕與發展、政策的鼓勵與支持,更離不開浦銀安盛自身投研團隊的努力。
為了搞好一支有戰斗力的投研隊伍,在人才建設方面,浦銀安盛聚焦科技創新、新固收策略、指數增強等重點領域,通過內部梯隊建設與外部人才引進相結合的雙輪驅動機制,實現了投研團隊知識結構的持續優化。
截至目前,浦銀安盛已建立完善的研究體系,從固收到權益,從紅利到成長,從傳統制造到新質生產力,已覆蓋半導體、人形機器人、機械制造、AI算力、創新藥、鋰電、光伏等全行業領域,既有豐富的防御體系,又具備成長基因、全球視野,目前已形成“全球映射+本地落實”的投資邏輯。
科創家領域,以浦銀安盛高端裝備基金經理李浩玄為例,他是同濟大學金碩學碩士,在思高方達金融做過后臺清算,在寰富投資擔任過交易員,在上海龍德資源、上海展弘投、浦銀安盛擔任過研究員,可以說是實操和理論經驗兼修。這類基金經理一般能在市場牛市來臨之際,精準把握市場投資機遇,從而賺取超額。
其中,他管理的高端裝備深耕人形機器人賽道,難得可貴的是并非單吊人形機器人,而是輔之消費電子、鋰電、互聯網等板塊,降低了集中持倉帶來的沖擊;而其管理的浦銀安盛先進制造任職回報也超過 50% ,既押中了算力,又看好 GPU 、半導體。其在半年報中公布了自己的選股思路:在當前 AI 發展趨勢下,尋找成長潛力較大,具有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擁有優秀的管理層,內在價值被低估, 最終更有可能通過分紅、回購等方式回報股東的優質企業。
![]()
全球視野思維的浦銀安盛全球智能科技,旗下兩名基金經理國際投資經驗豐富,均有20多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其中,基金經理俞瑾,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曾長期在安盛羅森堡、安盛投資亞洲從事估值研究、投資組合等工作,同樣擁有豐富的國際投資經驗,目前任職浦銀安盛國際業務部副總監及基金經理職務;另一位基金經理IKEDA KAE擁有豐富的日本從業經歷,曾管理過歐美、日本等國股票,擁有豐富的權益、債券及另類投資經驗。
根據持倉來看,該產品90%持倉都在美股,top持倉幾乎囊括了美股所有優質公司,微軟、谷歌、臺積電、亞馬遜、英偉達、meta、博通、蘋果、奈飛、AMD、美光、特斯拉,這12家公司占到基金凈值的67%。AI算力需求大爆發兼巨頭抱團押注AI算力,英偉達、博通等紛紛漲超50%,AMD年內更是近乎翻倍。而美股已連漲多年,該基金3年漲幅翻倍,最為難得是回撤很小,年年上漲。
![]()
此外,指數及量化基金方面,公司有金融工程出身,量化從業經驗豐富的浦銀安盛指數及量化總監孫晨進,浦銀安盛指數基金業績第一的浦銀安盛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增強A就由其管理。高鋼杰則是中國科學院天體物理博士,曾在國君量化擔任研究員,在工行總部負責具體業務操作,近1年業績反彈良好;宋施怡雖是新人,但多只產品任職回報超40%;羅雯則是浙大數學碩士,則自有自己的投資體系。
固收家領域,李羿目前是浦銀安盛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監,他從銀行交易員干起,一步一個腳印做到投資經理、基金經理,如今則成為固收部負責人,既做混合債,又做中長債,其管理的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今年收益超6%,處于公募前列;
![]()
褚艷輝,既懂宏觀,又在上市公司有過實戰經歷,在固收+權益方面經驗豐富;陶祺左手長債,右手短債,在久期中可以靈活切換,同樣業績優秀;此外,章瀟楓深耕可轉債市場,鄭雙超在“固收+權益”領域經驗豐富。
基金經理曹治國擁有豐富的銀行對公、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經驗,在農行、浦發、東方證券一直擔任管理崗位,管理經驗豐富,擅長在短債和中長債中靈活配置以提高投資收益。目前,其管理規模高達2000多億,任職回報可謂優異。
最后小結:
今年以來,A股走勢凌厲,算力、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小登科技股爆發,市場預期未來4000點可期。同時,大國博弈和短期炒作又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
股市的火熱,映襯了被視為“固收大廠”的銀行系公募公司的發展陣痛,也凸顯出轉型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尤其十五五規劃著重強調“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凸顯資本市場科創領域配置的重要性。
也正因如此,浦銀安盛去年底以來確立了“全球科創家”、“指數家”與“固收家”三大業務發展戰略,積極轉型發展,加大科創投資,成長基因逐漸壯大。
當然,企業要轉型也不會一蹴而就,像浦銀安盛這樣的銀行系基金公司,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很大困難,但是只要大方向是符合國家倡導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就應該多支持鼓勵,金石雜談也是希望今后能夠挖掘更多基金公司的轉型案例,讓投資者發現真正堅持長期發展理念和長期投資價值的好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