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白
開篇預警,這篇文章有點喪,因為今日的心境。
我有很多的隨筆都是記錄服務區的事情,即便是在幾日前的出行也記錄了在江西某個服務區遇見的大貨車父女的故事,今天看到下面這個新聞,我覺得我的視角還是狹窄了。
![]()
上面的新聞可以看到,司機才45歲,四個月奔波在路上只回家兩次。
女兒讀高三,丈夫為了養家以及給女兒攢學費只能拼命的干,今年6月份才貸款買了這輛貨車。
妻子說,丈夫沒有病,身體一直很健康,是累死的。
至此,該怎么說,幾個對苦難的感慨:
一是雨果的一個句子: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絕望,海綿已經吸夠了水,即使大海從它上面流過,也不能再給它增添一滴水了。”
這段話應該是出自《巴黎圣母院》。這段話為何會第一時間想起,本質上是現實真的有很多人就像是這個已經吸足了水的海綿。像這位黑龍江猝死的司機大哥,也不會不知道現在這個年月貸款買貨車是一種并不好的生存之策,但他依舊首付兩萬買了這輛車。為何要買,或許就是因為海綿吸足了水,再也沒有了其他的出路。只能硬著頭皮首付兩萬上路了。
在我的讀友里有一個曾經創業失敗,然后加上熱愛自由,于是買了輛貨車專門跑運輸的山東好友,早在三年前他就已經轉型,當時語音和我說,自己做的時候還是有著一些收入,但到了現在幾乎就是賺個辛苦錢,如此,就沒必要承擔在路上的風險了。
這句話一晃三年了。在三年前這位朋友還有著其他的選擇,如果是三年后的今天呢?
二是,幾個月前在浙江的西湖服務區,我去熱水器那里接開水,也是一位操著北方口音的司機正在與妻子視頻對話,他見我拎著水壺過來,特意將自己的水壺往邊上挪了挪,因為妻子在電話里說,走得那么快,多看看風景,累了就休息這樣殷殷關切的話語,我開玩笑似的插一句嘴說,師傅是自駕游啊,打算去哪里?
司機師傅戲謔看我一眼,苦笑著說,還自駕游呢,送貨到南邊,還有六百公里。
在當時的我聽到這段話,只是覺得奔波,今日看到這個新聞,這對奔赴到服務區給丈夫和爸爸收拾遺物打理后事的母女,我發現我的視角還是狹窄了。這個狹窄不是給所有的貨車司機,而是所有陷于困境之中的家庭,可以是銷售,可以是一日不工作房貸就要斷供的都市白領,可以是掙扎著的個體,可以是為了家庭也要堅持下去的醫生和教師。他們都是那些吸足水的海綿,每一個都是脆弱的鋼絲,不能斷,但奈何過于脆弱。斷了,就是一口之家的深哀悲劇。
三是,賣個慘,也算是湊個字數,碼字的人也是如此,我到今年就有一種鋼絲脆弱的感覺,人生不知不覺就馬上要邁步進入中年,但看一眼很多年前自己選擇的這一條事業路線,說實話在泥濘地里也是掙扎了好些年了。但也沒有辦法,只能想盡一切辦法突圍,我這次出行其實就是為了突圍。因為這些年都是陷入一潭死水,像是一根鋼絲。
當然,是你自己選擇了真實,較為不符合氛圍的一條路。我今天看一位好友在友圈分享的一位寫實派老師的文章,這位老師說的一句是:“ 當一個社會在抑制、躺平、消沉、渙散、道路以目、灰心喪氣、對未來茫然無措的氛圍下時,人們吃開心飯的時候就很少。”
開心飯,煎熬的飯,個人吃起來的滋味都是不同的。
莎士比亞說:“當悲傷來臨的時候,不是單個來的,而是成群結隊的。”
這句話在今日讀來是與往日有所不同的,你,我,或許都是在這個隊伍里。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