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英媒《每日鏡報》發表的一篇報道在外網引發了風波。這篇報道內容是關于安德魯王子被卷入桃色丑聞的,還涉及了戴安娜王妃死亡真相。
![]()
時間回到2001年3月,倫敦。當時年僅17歲的弗吉尼亞·羅伯茨(后來的弗吉尼亞·朱弗)在一個夜晚,驚恐地給她在美國的高中男友托尼·菲格羅亞打了一通越洋電話。
![]()
根據托尼在2025年10月26日接受《太陽報》的采訪中回憶,那通電話里的弗吉尼亞“嚇壞了”,聲音全程都在顫抖。她告訴托尼,她剛剛與安德魯王子發生了關系,并強調自己并非自愿。
![]()
真正讓這件事性質變得無比嚴重的,是兩人通話中提到的另一個名字。托尼說:“我也非常害怕會發生在她身上。我們談到了戴安娜的死。這個男人(安德魯王子)太有權勢了,他可是個真正的王子。”
![]()
簡單幾句話,信息量卻爆炸。一個是被愛潑斯坦販賣的未成年少女,一個是女王的兒子、英國王位曾經的第八順位繼承人。在事發后,少女最本能的恐懼,竟然不是來自某個具體的傷害,而是源于一個舉國皆知的陰謀論——那個關于戴安娜交通事故死亡的真相。
![]()
這通電話的記憶,在弗吉尼亞于2025年4月不幸自殺身亡后,由她最親密的昔日戀人說出,顯得格外沉重和有說服力。它不再是法庭上冰冷的證詞,而是一個年輕人最真實的恐懼,這種恐懼,直接指向了王室最深、最黑暗的秘密。
為什么一提戴安娜,事情的嚴重性就完全不同了?
![]()
讓我們回想一下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巴黎車禍中香消玉殞。盡管官方調查結論是司機酒后駕駛和狗仔隊追逐所致,但二十多年來,“王室陰謀論”在民間始終擁有廣闊市場。
![]()
無論真相如何,這個陰謀論就像一道深深的傷疤,刻在人們心中。而如今,托尼的證詞表明,在安德魯王子的圈子里,這個“傳說”是真實存在的,真實到一個受害少女在受到傷害后,第一反應是擔心自己會成為“第二個戴安娜”。
![]()
在過去,安德魯的母親——已故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她生前竭盡全力地將安德魯丑聞的影響降至最低,甚至在2019年允許他以“公務繁忙”為由辭去王室職務,試圖冷處理。
![]()
然而,2022年女王的去世,事情發生了變化,王室似乎不再全力保全他了。
![]()
根據近期英國媒體的報道,威廉和凱特不僅支持剝奪安德魯的所有軍銜和王室贊助人頭銜,更是希望將他“驅逐出”目前以極低租金(被稱為“胡椒罐租金”)居住的皇家別墅(Royal Lodge),據說還想在11月5日“篝火之夜”前完成,象征意義極強。
![]()
女王的離去,意味著那個基于個人權威和舊有家族忠誠的保護時代結束了。新王室的核心成員們清醒地認識到,安德魯的事情不被妥善處理,整個王室都可能被他拖垮。那個“戴安娜的詛咒”——即公眾對王室的信任危機——正在由安德魯這個意想不到的導火索,再次被點燃。
![]()
安德魯本人依然否認一切指控,但真相或許就藏在那通顫抖的電話里。當弗吉尼亞和托尼因為戴安娜的名字而恐懼時,“王室”這個詞,在他們心中已經變了味道。
![]()
戴安娜的悲劇過去了二十多年,但她所代表的那個關于真相與權力的疑問,至今仍在敲打人們的心,“戴安娜的詛咒”至今依然未消失。
對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發表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