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朝二百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宗室子弟的權力博弈始終是貫穿王朝興衰。因為大遼并沒有中原王朝制定的“嫡長子繼承制”的法統,所以歷代大遼皇帝繼承無不是充滿了血雨腥風,這一點上,在耶律重元的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耶律重元,契丹名孛吉只。大遼宗室,遼圣宗耶律隆緒第九子(幼子),遼興宗耶律宗真之弟,母親就是大名鼎鼎的為欽哀皇后蕭耨斤。耶律重和遼興宗是一個媽生的,母親就是皇太后蕭耨斤。耶律重元在兩歲時被封為秦國王。
![]()
這位遼圣宗的幼子、遼興宗的胞弟,天資聰穎,以其驍勇善戰的特質被后世稱為 “遼國版韓信”。他曾手握重兵威震邊陲,也曾距離帝位僅一步之遙,不想先后被父子兩代帝王“忽悠”。卻終其一生在權力的旋渦中掙扎,最終落得兵敗身死的悲劇結局。他的人生軌跡,不僅折射出個人命運的無常,更深刻反映了遼朝宗室內部復雜的權力斗爭與制度弊病。
早年遼興宗喝醉酒,對弟弟說:“百年之后,你當皇帝”。遼興宗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當時其母蕭耨斤攝政,帝后關系不斷惡化,遼興宗希望兄弟聯手讓蕭耨斤卷簾歸政。遼興宗之所以與母親蕭耨斤關系惡劣,就是因為遼興宗雖然是蕭耨斤親生,但是出生之后,并不是蕭耨斤撫養長大的,而是圣宗的的皇后蕭菩薩哥養大的。為什么給蕭菩薩哥養?因為蕭菩薩哥沒兒子,等于說興宗是過繼給蕭菩薩哥的。
![]()
在這種情況下,蕭耨斤恨透了老公遼圣宗,當時老公寵愛皇后蕭菩薩哥,為此還把自己的孩子都給人家養了,自己雖然生了兒子,還是備受冷落,也因為沒能養育興宗,興宗跟她只有母子名分,而沒有實際感情。后宮之中,從來是母憑子貴,可是到了蕭耨斤這里,卻成了子非己有,她成了生育的工具,成了一個被邊緣化的生母。這種感覺,對于蕭耨斤來說,真的很想痛苦。
蕭耨斤對蕭菩薩哥也是恨之入骨,遼興宗即位之后,蕭耨斤陷害蕭菩薩哥,到最后把蕭菩薩哥都給害死了。蕭菩薩哥死后,蕭耨斤成了皇太后,她還攝政,之后她和興宗之間的關系更是快速惡化,已經馬上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
因此蕭耨斤在得知兒子要讓自己退位的消息之后,立即與與弟弟蕭孝先聯合,并打算廢掉遼興宗,改立耶律重元,并做好了充分準備。蕭耨斤為何要立耶律重元,是覺得這個小兒子聽話,擁立為皇帝之后可以做為傀儡任自己擺布,但耶律重元敬重兄長,又因為哥哥那句承諾,加上不滿意母親的做法,便將消息告知哥哥,于是遼興宗先發制人,收回太后印綬,然后讓親媽給老公遼圣宗守陵。
耶律重元不把親媽蕭耨斤告發,當然不是耶律重元為人正直,而是他這個人目光長遠,考慮的太多了。當時興宗已經即位有兩年了,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大多數朝臣都站在遼興宗一側,而蕭耨斤的勢力主要是自己家的這些蕭氏親戚,以及一支叫做屬珊軍的武裝部隊。換句話說,即便是耶律重元支持蕭耨斤發動政變,也未必會成功。這里的屬珊軍實際上就是皇帝的親軍,《天龍八部》里的蕭峰的蕭遠山,最開始在遼朝的職務,就是遼朝皇后屬珊軍的總教頭。
![]()
事后,遼興宗對弟弟更加寵信有加,冊封他為“皇太弟”,掌管南北樞密院,在法統上確立了耶律重元繼承人的地位。對此耶律重元信以為真,對兄長忠心耿耿,任勞任怨,他還率兵遠征,擊敗西夏。深入賀蘭山腹地,擊敗西夏的“鐵鷂子”,可謂是戰功顯赫。
“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在契丹等游牧民族中很盛行,故而耶律重元相信兄長的諾言,對繼承大統充滿信心。但問題是,帝王的“諾言”能否經得起考驗呢?答案是否定。遼興宗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皇位的繼承優先傳給兒子,但凡兒子還在,豈能輪到弟弟呢?這話能信嗎?當然不足為信,但是偏偏以上當事人都信了。
![]()
實際上遼興宗的兒子一直都在培養自己的兒子耶律洪基,6歲就開始接受培養,一步一個腳印,18歲便兼任南北樞密院的長官,并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遼興宗目的很明確,就是培養自己的兒子,讓他繼承皇位。酒后的“誓言”,他只是說說而已,耶律重元相信,只能怪自己無知。
遼興宗在位24年,重熙二十四年駕崩,遺詔由其子,23歲的耶律洪基繼位,耶律洪基也就是遼道宗。此時耶律重元34歲。道宗即位之后,耶律重元也升級了,雖然沒當上皇帝,但他論資排輩,是道宗的叔叔,也就是皇太叔。自古沒有“侄傳位叔”的說法,也就宣判耶律重元無緣帝位。耶律重元老了,也沒精力爭奪,只想安心過一輩子,卻未能如愿。
![]()
其實這個時候,耶律重元和道宗還是能平和相處的,主要是耶律重元這個人沒有太多的野心,雖然興宗晃了他一槍,沒有把皇位傳給他,但他其實也無所謂,但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耶律重元有個兒子,叫做耶律涅魯古,這個人壞得很,他一直想當皇帝,為此一直慫恿耶律重元造反奪位,在這種情況下,耶律重元只能起兵造反就。
有意思的是,這對父子,他們多次策劃,實施,以偷襲,下毒各種方式嘗試殺害耶律洪基,但是每一次都失敗了,而且好幾次事情敗露,于是有人向道宗檢舉揭發了,道宗卻一概置之不理。
![]()
為何不理?倒不是遼道宗心胸寬廣,更不是他想學鄭莊公,而是因為遼道宗有點識人不明,他壓根就不相信耶律重元父子會造反,認為皇太叔對皇室是絕對忠誠的,絕對不會害我,因此無論耶律重元父子怎么作妖,怎么整事兒,是明著害道宗,還是暗著害道宗,道宗都不相信他們會造反,反而對他們十分重用,封賞不斷。
大遼清寧九年,耶律洪基外出打獵,當時耶律洪基每次狩獵,隨身護衛并不多,因此耶律重元父子見便打算趁著耶律洪基外出狩獵時,突襲他的營帳。按理說這個計劃應該比較容易得手,但是,耶律涅魯古人緣太差,消息無法保密,當耶律涅魯古率400騎兵直奔大營,被耶律仁先當場擒拿,所部潰散。耶律重元見計劃失敗,又召集2千兵馬,殺向耶律仁先。此時,叛軍在蕭韓家奴勸說下,紛紛放下武器。耶律仁先乘勢發起進攻,耶律重元再次戰敗,狂奔20余里,無奈之下自盡而亡。耶律重元一生都在逃避成為傀儡的命運,最終卻成了兒子野心的提線木偶。
![]()
這里的耶律仁先,就是《天龍八部》中蕭峰化用的一個原型之一,因為在書中,影視劇里,都有耶律重元之亂的描寫,把道宗救下來的,正是蕭峰。
回望耶律重元的一生,他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在遼朝歷史上留下了印記,卻因權力的誘惑與兒子的蠱惑走上了謀反之路。他曾試圖擺脫被操控的命運,最終卻淪為兒子野心的提線木偶;他曾距離帝位近在咫尺,最終卻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蕭耨斤執著于爭奪權力與母愛,最終眾叛親離;遼道宗自以為掌控全局,卻屢次被身邊人蒙蔽雙眼。這三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遼朝中期一段充滿唏噓的歷史篇章,也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
一代“兵仙”韓信,沒有輸在戰場上,卻敗給了智商。耶律重元也是如此,錯過了皇位,就應該低調做人,安享晚年,了此一生,豈能有非分之想。
![]()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