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關于高鐵的討論又一次擺上了臺面,起因是我國修建的印尼高鐵,開通兩年,在印尼受到了很大的質疑,該路線從雅加達開往萬隆,耗資70億美元,印尼方面貸款45億,開通了兩年,客流量1200萬,每年的收入只有五千萬上下,甚至離覆蓋運營成本還有一點距離。
印尼方面別說還貸款,甚至沒有開始賺錢,有些人提出想要債務重組,于是爭議就又出來了。主要集中在高鐵是不是有必要建設上。
高鐵有沒有必要建設的問題是老問題了,不少人甚至把問題引申回了國內,講的是印尼的高鐵勞民傷財,實際上的意思就是說我國的高鐵也沒有什么用,當年的選擇是錯的,又不敢明說,所以只好講講印尼。
隨便上網時間久一點,就可以以前這樣的爭議主要集中在美國。奧巴馬時期的美國就開始規劃高鐵了,差不多我國產生跨越的時候,美國也想跨越,于是就設計了以芝加哥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要聯通美國的東西海岸。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我國的高鐵網絡真的建起來了,美國只建成了兩段。這就匪夷所思了,難道一個超級大國,基建能力已經到這個地步了?
第一段建成的高鐵是從首都華盛頓到波士頓的鐵路,時速能到240,第二段是從邁阿密到奧蘭多的鐵路,時速也是240。一開始對于這個問題的解釋,是紐約到洛杉磯太遠,距離4000公里,比上海去烏魯木齊的距離還遠100公里,建這么長的高鐵沒人坐,不如飛機。
結果后面出現了讓詬病了八年還沒搞完的加州高鐵,預算一直加,加到幾百億,動工一直拖,搞不好還能再拖十年。這下距離沒有辦法解釋美國高鐵修不成的問題了,解釋就變成美國不修高鐵是因為高鐵一開始就是個虧錢貨,誰修誰賠。
西方不修高鐵,是因為西方比較聰明,言外之意還是在講我們這一步做錯了。但是還是不敢明說,結果前段時間馬斯克大談中國高鐵好,美國沒有是因為沒有能力,一下子搞得西方也不好談了,幸好印尼高鐵出現,很好的彌補了一部分人想要講我國不行的愿望。
新的話題就是勞民傷財,意思是兩年了還沒有回本,將來肯定也要虧錢。
但是講這個話之前首先要看看印尼國民,天天就是因為自己有東南亞第一條高鐵自豪的不要不要的。國內一些不知道哪里來的人,硬要找著辦法變著法子說我們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現在無非是又要說鐵路不好。
鐵路好不好,最不應該講的就是盈利不盈利,因為世界上的鐵路公司盈利的就不多,一定要盈利就只能按照航空公司的模式運行,德國的鐵路倒是盈利,現在準點率是歐洲倒數第一,德國人抱怨連天,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社會是一個系統,不是每個子系統單獨看起來在虧損,這個系統就不應該存在,就像是人體有個免疫系統,每時每刻都在抵抗外來病原體,免疫系統的細胞損耗是人體最大的,看起來是個完全虧損的系統,別的系統都在帶來能量,或者協調身體,或者支撐運動。
只有免疫系統不產生任何正向數值,每天都消耗能量,還消滅了不少細胞,是不是這個系統不要的好啊?
交通系統就是協調區域發展的系統,全球的鐵路線基本都沒有盈利的要求,要是硬說鐵路在虧損就證明錯了,要廢除,那我們還是看看美國。
就連美國的國鐵都是票務收入25億,就要基建投入45億的,這么看下來,美國的國鐵也是個賠錢貨。一定要討論運營成本不到美國國鐵五分之一的雅萬高鐵是賠是賺,那還是先討論怎么把勞民傷財的美國國鐵關門了再說印尼的雅萬高鐵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