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買菜做飯、接送孫女,力氣不比年輕人小,怎么會骨頭松呢?”
年屆五十八的張阿姨,平素總道自己“身體硬朗”。歲月似乎格外眷顧她,連感冒這樣的小疾都甚少侵擾,健康的狀態令人稱羨。可最近一個月,她總覺得膝蓋發軟,爬兩層樓梯就腿酸,上周彎腰擦桌子時,腰還突然疼得站不起來。家人趕緊送她去醫院,檢查后醫生說她有輕度骨質疏松,張阿姨一聽就懵了,忍不住問出了上面的話。
醫生聽完張阿姨的疑問,笑著解釋:“骨質疏松不是只找‘弱不禁風’的人,很多看著結實的人,其實都在被不良生活習慣‘偷偷傷骨’。” 為了讓更多人懂怎么護骨頭,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這件事。
![]()
1. 我們為啥會得骨質疏松?
先給大家說個簡單的比喻:骨頭就像家里的 “承重墻”,里面有很多細密的 “小支架”(骨小梁),這些支架越密,骨頭就越結實。
年輕人骨骼的“新陳代謝”頗為旺盛,舊骨支架損壞后,新骨會迅速生長替代。正因如此,他們鮮少罹患骨質疏松之癥。可隨著年紀增長,身體造新支架的速度變慢了,舊支架壞得卻越來越快,骨頭里的 “空隙” 就變多了,慢慢就變松了 —— 從這個角度說,骨質疏松也算身體老化的一種 “自然信號”。
但更關鍵的是,很多生活習慣會 “加速” 這個過程。就像張阿姨,她平時很少曬太陽,做飯也不愛放牛奶、豆腐,長期下來,骨頭缺了 “營養”,自然就容易松。
2. 這些 “傷骨習慣”,可能你每天都在犯
? 長期宅家不曬太陽
![]()
很多人怕曬黑、怕中暑,夏天躲空調房,冬天縮在家里,一年到頭曬不了幾次太陽。可大家不知道,曬太陽是身體造維生素 D 最方便的辦法,而維生素 D 就像鈣的 “搬運工”—— 沒有它,就算你天天喝牛奶、吃鈣片,鈣也沒法被骨頭 “抓牢”,時間長了骨頭就缺 “料”。
? 飲食里鈣不夠,還愛喝濃茶咖啡
有些朋友不愛吃牛奶、豆腐,也很少吃菠菜、油菜這類深綠色蔬菜,每天攝入的鈣根本不夠骨頭用。更為糟糕的是,總熱衷于飯后品一杯濃茶、加班時飲一杯咖啡。然而,這些飲品中的成分會 “掠奪” 身體里的鈣質,致使骨骼愈發 “匱乏”。
? 久坐不動,連散步都懶得去
不少人退休后就愛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年輕人下班也葛優躺,覺得 “不動就是養身體”。其實運動才是骨頭的 “健身教練” ,比如走路、跳廣場舞時,身體對骨頭有輕微的 “刺激”,能讓骨頭更努力地造 “小支架”;要是長期不動,骨頭會覺得 “沒用”,慢慢就變松了。
? 喝酒多或亂吃藥
有些中老年人愛喝兩口,卻不知道長期喝酒會 “傷” 骨頭里的細胞,讓骨頭沒法正常代謝;還有人不舒服就自己買藥吃,比如某些激素類藥物,長期吃也會讓骨頭變脆。
![]()
3. 護好骨頭不難,做好這 4 件事就行
首先,每天曬 15-20 分鐘太陽,時間選上午 10 點前或下午 4 點后,不用暴曬,曬胳膊、小腿就行,夏天別隔著玻璃(玻璃會擋住造維生素 D 的光線)。
其次,把鈣 “吃” 進骨頭里。每日飲一杯牛奶,若乳糖不耐受則以無糖酸奶代之,食一塊豆腐,再佐以一盤清炒深綠蔬菜,如此,身體對鈣之所需基本可獲滿足。如果實在不愛吃這些,也可以咨詢醫生,看要不要補點鈣片。
然后,每周動 3-4 次,選溫和的運動。中老年人可以快走、打太極、跳廣場舞,年輕人可以慢跑、跳繩,每次動 30 分鐘左右,別做太劇烈的運動,避免受傷。
![]()
最后,建議年逾五旬者,不妨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此檢查有助于了解骨骼健康狀況,為自身健康增添一份保障,還望予以重視。骨密度檢查可測定骨骼的堅韌程度。特別是女性絕經之后、男性年過六旬,通過此項檢查盡早察覺問題,便能及時調理,有效防止骨質持續疏松。
其實骨質疏松并不可怕,只要咱們改改不好的生活習慣,每天曬曬太陽、吃夠鈣、多活動,就能讓骨頭一直 “結實”,少遭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