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覺得,有錢的時候一定要大方點去享受、體驗。
文/cicy
1.
我剛畢業那一兩年,節約到我自己都不能忍受。
不舍得買這個,不舍得買那個,什么東西都湊合著用,一雙三十多塊的鞋子都穿爛了也舍不得換,寧愿走四五十分鐘的路也不愿意打車,寧愿渴著也舍不得走進最近的便利店買一瓶水喝。
我那會兒一個勁兒的想著:我要攢錢,攢很多很多錢。
至于多少錢才算多,我也不清楚,只知道看著余額錢包里的錢越來越多我就有種說不出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家人、朋友、戀人給不了的,是我自己給自己攢的底氣。
有段時間,為了克制我的消費,我下載了一個記賬的app,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基礎可以消費的數額,一旦超過這個數我就開始恐慌,為了不超過既定數額,我會可以在月底最后幾天特別省,只吃泡面和饅頭。
為了攢錢,我還在知乎關注了“攢錢小組”,里面的用戶有各式各樣的省錢小技巧,她們過得太小心了,從不買生活用品,基本都在各大平臺薅羊毛,各種試用裝或是參加活動贈送,每天還會有人曬自己做飯的視頻。
幾塊錢的青菜,能吃兩頓,配點榨菜,或者一個雞蛋,就能吃兩頓,她們說外面的餐飲太貴了,自己在家做做花不了幾個錢。
直到某次,我看見同事買了一個毛茸茸的包包,摸在手里軟軟的,我小心的詢問包包的價格,同事說:不貴,399,就兩款。
那天晚上坐地鐵回家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是有自己的喜好的,可因為攢錢這個事,讓我把自己的喜歡收了起來,這樣的人生過著還有什么意義呢,掙了錢連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舍不得買,總有千萬個借口拒絕消費。
很多東西,買到的是當下的一種體驗,或許過幾年后,我就沒有這樣體驗了。
2.
后來,我在一本書里看到一段話,覺得跟我當下的心境很符合。
我總是想出去走走,其實是不知道該怎么活了,有些錢看似是揮霍,其實是救贖,一杯奶茶能買10個雞蛋,可煩躁時總不能吞10個雞蛋吧。
一定要在你有欲望、渴望某樣東西的時候去實現,去想去的地方、想見的人、想吃的東西,想要完全的每一件事,長大后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給自己重建的,日子會越過越有盼頭。
真正的衰老,不是你年齡的衰老,而是你內心不再為任何事情提起興趣,終于我也明白了古人的那句話“心脈受損,郁郁而終”,生活是需要一點甜度的,若不花小錢取悅破碎的自己,終歸是要花大錢治愈枯萎的靈魂。
現在攢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同樣也在“殘害”這些年輕人。
我見過很多比我年紀還小的朋友,不舍得為自己花錢,不敢消費,不敢進電影院看電影,不敢去商場吃一頓漂亮飯,不敢買一件超過200塊的衣服,一年又一年的節約、攢錢,到頭來,破碎的只有自己。
這屆年輕人的攢錢,有點變了味,不是老一輩“量入為出”的智慧,而是帶著恐慌的“自我克扣”,同事聚餐永遠找借口缺席,會因為AA一百塊而謊稱生病,他們把攢錢當成了人生KPI,卻忘了攢錢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把生活過成苦行僧。
有的人為了省幾十塊的打車費,在暴雨天擠四十分鐘的公交,結果淋成了落湯雞,為了搶九塊九的臨期牛奶,定鬧鐘蹲守直播間,卻浪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
我以前也干過這種事,現在想想真的不值。
掙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更好的享受嗎,今年秋天剛到,我買了一包剛炒好的糖栗子,不貴,一包也就15塊,去附近的商場買了一件喜歡的圓領衛衣,用自己掙來的錢,去滿足自己的小心愿,真的很好。
青春就這么幾年,省下來的錢也買不回錯過的風景,也換不回被壓抑的熱愛,錢是要攢,但日子也要好好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