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是蘋果采摘的關鍵時期,黃陵縣隆坊鎮景曦蘋果試驗站迎來了一位特殊的采摘員——全球首個“雙胞胎”人形蘋果采摘機器人。
![]()
“雙胞胎”人形蘋果采摘機器人正采摘蘋果
走進果園,一眼就看到了造型可愛的“雙胞胎”人形蘋果采摘機器人,白色的身體、圓圓的腦袋,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個“雙胞胎”機器人搭載多模態視覺系統,可在多種遮擋、光照變化等復雜環境下穩定識別、準確定位,而且“大娃”“小娃”可以分工作業,同時采摘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蘋果。這臺唱著信天游,采著紅蘋果的機器人,讓原本忙碌的果園變得科技感十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教授楊福增表示:“前面我們陸續研發了兩臂的、四臂的、五臂和六臂的,但體積偏大,造型上需要優化。于是我們搞了個兩個娃娃形的,也叫‘雙胞胎’娃娃形的采摘機器人。同時我們也和國家級工業造型團隊西工大聯合做了頭部的優化改進,現在看起來更加漂亮,既達到功能的可靠性和外觀的好看性兩性合一。隨著這個機器人大量的量產和推廣使用,我想肯定會降低蘋果產業的運輸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會起到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從楊福增教授提出“雙胞胎”人形蘋果采摘機器人的概念,其團隊經過 50 天日夜公關,完成了從概念到樣機再到果園實地試驗的跨越。雖然“雙胞胎”人形蘋果采摘機器人目前處于試驗階段,但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人工采摘勞動力比較缺乏,我們想進一步采用機器人采摘,可以大大減少勞動成本,也能節省整個果園投資,使用機械化也是一個必然的方向。”黃陵景曦蘋果試驗站種植工程師王鑫表示。
![]()
工作人員正在測試機器人
試驗當天,黃陵縣隆坊鎮附近果農紛紛趕來,想親眼看看這款機器人是如何采摘蘋果的。種植蘋果 20 多年的果農劉小雄說:“勞動成本越來越高了,以后果園的方向就是離不開機器人,必須用機械化來管理。現在農投也在做這些社會化服務,讓農戶在以后的勞動力上可以減少一部分投資,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
自2024年楊福增教授帶領團隊入住延安蘋果全程機械化試驗站以來,圍繞蘋果位姿識別與新型蘋果采摘機器人創新開展關鍵技術公關,通過系統化實驗驗證與實地測試,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依托延安蘋果全程機械化試驗站,黃陵縣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栽培模式的蘋果全過程生產環節,開展機械裝備優選配套、改良優化、創新研發、試驗示范,實現從育苗移栽、田間管理、采摘收獲、分選貯藏的全程機械化,農機與農藝深度融合。
![]()
黃陵縣隆坊鎮的景曦蘋果試驗站
黃陵縣農機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李金鎖表示:“延安蘋果全程機械化試驗站作為全國首個蘋果全鏈條機械化試驗平臺,已形成‘研發 - 試驗 - 推廣’一體化體系。今年新增陜西省農機裝備發展與人才實訓基地等多個平臺,在農機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上成效顯著。目前果園巡檢機器人、純電智能無人割草機、‘雙胞胎’人形蘋果采摘機器人等智能機械,從研發到應用快速落地,在病蟲害監測、除草、采摘等環節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未來將持續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加快智能機械推廣、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時強化農機人才實訓,推動更多研發成果轉化,推動黃陵蘋果產業向更高水平的智慧化、現代化邁進。”
記者:劉媛 曹海軍
審核:侯寶軍
責編:劉媛
編輯:王文娟 劉會云
![]()
黃陵融媒體中心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