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IM是通信產業邁向“無卡化”的關鍵一步,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三大運營商開展eSIM手機商用試驗,行業迎來技術規范與產業實踐深度融合的新契機。
日前,在eSIM高質量發展政策解讀與技術要求宣貫會上,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鄒重人分享了紫光同芯手機eSIM如何從填補產業鏈關鍵環節空白,到實現全球千萬級出貨量的實踐經驗,為行業自主創新注入信心。
![]()
01
從布局到突破
實現首顆手機eSIM中國芯商用
2019年,紫光同芯便前瞻性地將eSIM納入業務重點,啟動技術儲備與產品研發,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份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把握,讓紫光同芯在接下來的數年里逐步構建起手機eSIM商用所需的核心能力。
眾所周知,eSIM商用的核心門檻在于全球化認證與規模化落地。鄒重人介紹,2022年,紫光同芯發布手機eSIM產品,并集齊“三證”——芯片通過CC認證、COS獲得GSMA認證、生產工廠取得GSMA SAS-UP認證。“盡管當時GSMA相關標準尚未完善,eSA認證也未推出,但憑借過往在安全芯片領域的深厚積累,我們已提前預判手機廠商的應用需求,針對性地完成了各項產品設計與優化。”
2023年,紫光同芯順利迎來“重點客戶導入關鍵年”。鄒重人介紹,紫光同芯選擇與中國頭部手機廠商合作,在海外市場推出搭載“中國芯”的eSIM終端,實現了手機eSIM中國芯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商用。經過前期的技術驗證與市場鋪墊,2024年,產品順利進入“海外全面量產期”,在手機、穿戴設備、Pad等多品類終端大規模出貨。截至2025年,海外手機eSIM出貨量已突破千萬級,隨著國內政策逐步明朗,在國內也有多個項目啟動。
![]()
千萬級出貨的背后,是對行業痛點的逐一破解。鄒重人介紹,在運營商覆蓋層面,全球不同運營商的Profile文件與標準存在差異,紫光同芯通過超400家運營商的實網測試,積累了大量適配經驗,可協助終端廠商快速完成運營商認證。
在生產可靠性層面,eSIM封裝形式特殊,外部保護較少,生產、包裝、運輸等環節的可靠性驗證至關重要。紫光同芯建立了完善的全鏈路管控體系,能夠保障芯片從生產到封裝測試的全流程的安全。
在終端適配層面,面對終端操作系統每年大版本更新、LPA軟件頻繁迭代的情況,紫光同芯選擇與基帶廠商、手機廠商、系統提供商建立聯動機制,確保第一時間完成適配,保障客戶快速導入產品,用戶順利下載運營商數據。
除此外,紫光同芯也支持定制eID、預制Profile管理等靈活服務,滿足部分OEM客戶對eSIM專屬管理需求。
02
以實踐立標桿
選擇手機eSIM的五個維度
海外市場的千萬級驗證,為紫光同芯在國內實現手機eSIM商用打下了堅實基礎。鄒重人表示,紫光同芯在實踐中也總結出了如何判斷eSIM產品好壞的五大關鍵維度,而這也正是紫光同芯的核心優勢所在。
一是看商用案例,產品是否經過大規模實際應用驗證;二是看運營商覆蓋,是否支持目標地區的運營商網絡;三是看操作系統適配,能否支持最新的Android16以及Linux、RTOS等,能從單一終端向多品類擴展,為未來場景拓展預留空間;四是看基帶芯片適配:是否適配高通、MTK與展銳等多款基帶,讓產品具備更靈活的匹配空間;五是看供貨能力,是否具備晶圓級數據下載、備貨與持續交付能力,是否自有CP測試廠,保障持續穩定供貨。
針對國內市場的特殊性,鄒重人緊接著介紹,紫光同芯的eSIM方案強化了“安全與管控”能力。方案支持機卡綁定、安全開卡、數據加密傳輸,海外運營商號碼管控、非對稱三級證書安全體系以及運營商證書,并且落地了首個商用的搭載運營商證書的手機eSIM方案。“不止這一款,年內將會有多款搭載紫光同芯eSIM的機型落地。”鄒重人信心滿滿地說道。
03
三維進階
定義下一代eSIM演進方向
eSIM的價值不止于替代實體SIM卡,更將成為手機全場景連接的“利器”。
展望未來的eSIM技術,鄒重人介紹,eSIM減少了SIM卡的包裝、外圍塑料,以及運輸、存儲等成本,將給環境帶來很大好處;從用戶角度來看,連接網絡和切換號碼將更加方便;從終端角度,會更加節省手機空間,從運營商角度來看,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獲客。
談及未來eSIM場景是什么樣子?鄒重人認為,下一代eSIM需向“全時空連接”“低功耗”“高性能”三個維度突破,進一步拓展應用邊界。
在全時空連接層面,隨著衛星通信成為手機新功能,eSIM需同時支持地面運營商網絡、衛星通信網絡及室內Wi-Fi認證,實現未來空地一體高可靠的獨立eSIM全時空連接。
在低功耗層面,當前主流手機基帶平臺向1.2V電壓遷移,紫光同芯也在針對性研發單電源1.2V eSIM芯片,助力整機降低功耗、延長續航。
在高性能層面,針對當前eSIM Profile下載較慢的痛點,鄒重人認為,未來eSIM性能還需要持續提升,通過更先進制程工藝、高速接口及高性能算法,提升數據處理能力,讓用戶激活體驗更流暢。
基于上述演進方向,鄒重人介紹,紫光同芯已前瞻布局,在今年8月份發布了新一代eSIM產品THC9E。該產品專為低功耗主平臺設計,支持ClassD 1.2V電壓,性能更高、功耗更低,接口類型更豐富,并兼容eSIM最新規范、衛星通信與安全eSE等多應用。紫光同芯也堅信明年新推出的手機上會越來越多使用這款eSIM產品。
當前,eSIM產業已經來到eSIM手機商用的關鍵節點,在eSIM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我們相信,以紫光同芯手機eSIM為代表的“中國芯”不僅將填補更多產業空白,更將以技術突破與實踐經驗,為全球eSIM產業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
“毫秒”競速:算力革命的核心一躍
聚焦“十四五”:量子通信彰顯中國科技自強之路
AWS宕機損失超千億!“單一云”依賴坑了誰?
作者:包建羽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 梅雅鑫
監制:劉啟誠
【通信世界新媒體矩陣】
央視頻 | 微軟MSN | 視頻號 | 微博 | 今日頭條 | 百家號 | 網易號 | 人民號 | 騰訊新聞
搜狐 | 新浪看點 | 雪球號 | 抖音 | 快手 | 愛奇藝 | 知乎 | 嗶哩嗶哩 | 咪咕視頻 |CSDN
【新媒體團隊】
監制|劉啟誠
審校|王濤 梅雅鑫 張鵬
編輯|王禹蓉
視頻制作|蔣雅麗 黃楊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