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一場席卷全美的“不要國王”抗議活動再次將美國社會撕裂的傷口暴露無遺。從紐約到洛杉磯,從芝加哥到華盛頓,近700萬美國人走上街頭,表達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強烈不滿。
這場席卷全美50個州、超過2700個城鎮的抗議活動,參加者包括從伊拉克戰爭老兵到硅谷工程師,從醫院工作人員到農場主的各類群體。
而特朗普的回應令人大跌眼鏡——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AI生成視頻,顯示自己頭戴王冠、駕駛印有“特朗普國王”字樣的戰斗機,向抗議人群投下類似糞便的棕色液體。
![]()
“不要國王”抗議活動并非突如其來。這場運動最初源于今年6月14日,當時特朗普政府正在華盛頓舉行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閱兵典禮,而當天也是特朗普的79歲生日。
與當時相比,本次抗議規模大幅增加,從6月的約2100場集會擴大到如今的2700多場,參與人數也比6月時多出200多萬。
在紐約,超過10萬抗議者聚集街頭。他們高舉“不要國王”、“沒有什么比抗議更愛國”、“抵制法西斯主義”等標語。
游行隊伍中甚至還出現印有美國憲法序言“我們人民”的巨型橫幅供人簽名。
在芝加哥參加示威的金托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擔心特朗普削減醫保資金會影響孩子們的健康,并進一步推高生活成本。
華盛頓的抗議現場,一些被迫無薪休假的聯邦雇員,舉著“欠薪的抗議者”標語加入到游行隊伍中。
面對席卷全國的抗議浪潮,特朗普政府的回應方式令人震驚。10月18日晚,特朗普在自家社群平臺“真實社交”上分享了一段19秒的AI生成視頻。
視頻中,他頭戴王冠,駕駛著一架印有“特朗普國王”字樣的戰斗機,在紐約時報廣場上空盤旋,并向下面的抗議者傾倒棕色液體。
視頻背景音樂是肯尼·羅金斯的經典歌曲《危險地帶》。這段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甚至連特朗普的盟友也感到措手不及。
視頻中,站在最前面“被淋大便”的男子形象,疑似是民主黨陣營的網紅政治評論員哈里·西森。西森在X平臺上發帖問道:“有哪位記者可以問一下特朗普,為什么他要發布一段自己從戰斗機上朝我投下糞便的AI影片?”
副總統萬斯居然回復說:“我會幫你問他的,哈利。”白宮則選擇了沉默,沒有對此視頻作出正式回應。
![]()
表面上,“不要國王”抗議活動是針對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反應,包括暴力打擊移民、強行派遣國民警衛隊進入美國城市、加征關稅等。
但背后反映的是美國社會日益加深的政治極化與民主危機。
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想方設法擴大總統權力,通過行政命令拆解聯邦政府機構,繞過州長向洛杉磯、華盛頓等民主黨掌權城市部署國民警衛隊。
他還要求司法部起訴自己的政敵。這種權力擴張引發廣泛擔憂。
新澤西州退休電子工程師馬斯科利說,他參加抗議是因為擔心美國正走上與自己故鄉意大利上個世紀相同的道路,“我沒想到會在美國再次見到法西斯”。
在華盛頓參加示威的朗費爾特則批評聯邦政府,尤其是行政部門越權,而“國會無所作為”。
“不要國王”抗議活動已從美國蔓延至多國。英國、法國、葡萄牙及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辦國韓國等近來也相繼爆發反對美國政府政策的示威游行。
在法國巴黎,抗議者在無辜者噴泉前舉行“不要國王”抗議活動。在加拿大多倫多,示威者在美國領館附近揮舞“別碰加拿大”標語。
韓國民眾在首爾街頭舉行抗議集會,示威者手持寫有“不需要韓美同盟”等標語,抗議美國對韓國的關稅政策。
![]()
特朗普對抗議活動不屑一顧。10月19日,他從佛羅里達返回白宮途中對記者表示,抗議活動是“一個笑話”,并稱“我看著這些人,他們不能代表這個國家”。
與此同時,共和黨高層集體對抗議活動發動輿論攻擊。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邁克·約翰遜稱其為“仇恨美國集會”。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則稱示威者代表“民主黨內最極端人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