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警報拉響!2026 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 1200 萬 +,就業壓力持續攀升。與此同時,用人單位的招聘門檻不斷提高、要求日益嚴苛。在這一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一邊面臨嚴峻的就業挑戰,一邊以更主動的態度應對求職。而秋招作為全年招聘規模最大、崗位需求最集中的黃金期,對畢業生的職業起點至關重要,必須高度重視。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探尋今年秋招的全新趨勢與變化。
2026屆秋招兩大新趨勢
01搶人大戰提前啟動,擴招潮來襲
2026 屆大廠秋招兩大核心變動:提前開搶 + AI 崗位擴招爆火!
招聘提前半個月 “鎖人”:京東 7 月 21 日搶先啟動,阿里、騰訊、華為分別于 8 月 5 日、6 日、15 日跟進,大廠爭相搶占人才先機;
AI 崗位成招聘 “重頭戲”:需求量同比增長十倍,部分企業占比超 80%,成為擴招核心方向。
各大廠具體招聘力度曝光:
京東:35000 + 校招崗位創行業之最,含 20000 個應屆生崗與 15000 + 實習崗,規模大幅擴容;
阿里:7000+offer 在路上,AI 崗位占比超 60%,全球 20 余城同步招人;
美團:7 月 29 日啟動招聘,計劃招 6000 人,技術崗持續擴招;
字節跳動:擬錄取超 5000 人,研發崗增 23%、產品崗翻倍,聚焦算法等核心方向;
騰訊:打破應屆限制,畢業兩年內求職者均可參與秋招。
核心信號!2026 屆秋招 “擴招” 成主旋律,互聯網大廠敞開大門攬才,技術崗尤其供不應求,AI 人才更是成為企業爭搶的 “香餑餑”。
為了鎖定 AI 領域優質人才,各大廠紛紛亮出 “殺手锏”—— 推出專屬招聘計劃并匹配頂尖薪資:
美團 “北斗計劃”:全球搜羅頂尖 AI 人才;
騰訊 “青云計劃”:專攻 AI 大模型人才招聘;
快手 “快 Star” 計劃:精準發掘優質技術人才;
字節跳動 “筋斗云計劃”:聚焦 AI 應用領域招兵買馬。
數據顯示,2025 年 1-7 月 AI 領域人才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火爆態勢:新發崗位量同比激增超 10 倍,簡歷投遞量更是暴漲 11 倍。在 AI 人才招聘量 TOP10 企業中,字節跳動位居榜首,小紅書緊隨其后,阿里巴巴、小鵬汽車位列其后。展望未來,AI 人才需求將持續攀升,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值得應屆畢業生關注的是,校招不僅能提供海量求職機會,還可享受就業補貼、人才落戶、租房補貼等多重優惠政策。那么,2026 屆秋招中,各大廠及央企的熱門崗位有哪些?又更青睞哪些高校和專業的畢業生呢?結合企業最新秋招動態及宣講院校行程,我們整理了以下核心內容:
一、百度
作為國內首個發布 AI 大模型的互聯網企業,百度在 AI 領域布局力度領先,2026 屆秋招重點開放四大職位類別:
技術類:涵蓋 C++/PHP/GO 開發、Web 前端、移動軟件、機器學習、測試開發等方向;
產品類:包括產品經理、策略產品經理、AI / 大模型產品經理崗位;
專業服務和管理支持類:涉及人力資源、銷售營銷、市場公關、戰略等職能;
政企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類:主要招聘解決方案相關人才。
校招偏好高校:
985 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 21 所院校;
211 高校: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福州大學;
雙一流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
熱門專業:
計算機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等;
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等;
其他類: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類等。
二、騰訊
2026 屆秋招放寬畢業時間限制,面向畢業兩年內的求職者開放。部分熱門招聘崗位如下:
技術類:軟件開發、技術運營、安全技術、測試與質量管理、技術研究、解決方案與服務、硬件開發;
產品類:游戲產品、內容制作、通用產品、金融產品、項目管理;
設計類:2D 場景設計、技術美術、視覺設計、用戶研究;
市場類:市場營銷、商務拓展、投資者關系、戰略商業分析;
職能類:財經分析、法務、公共事務、資質合規管理、人力資源。
騰訊2026屆秋招宣講高校名單如下(部分):
![]()
秋招熱門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經濟學/金融學、新聞傳播類等專業。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阿里云、阿里國際、通義實驗室、智能信息、釘釘、高德等在內的阿里巴巴旗下15個業務均已開啟秋招。2026屆秋招AI相關崗位超6成,部分AI業務部門占比更高,其中阿里云、阿里國際、釘釘占比80%,高德占比75%。
招聘崗位主要有研發類、算法類、芯片類、游戲類、運營類、設計類、產品類、職能類等崗位。
阿里校招最喜歡的大學
985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
211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安徽大學等。
秋招熱門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美術設計類等。
字節跳動
字節跳動預計在2026屆秋招中錄取超過5000人,8大職類全覆蓋
![]()
研發類崗位:需求同比增長 23%,覆蓋 10 余個技術熱招方向,算法、前端、客戶端崗位的增長幅度最大。
非研發類崗位:需求增長顯著,計劃招聘 1500 余人;抖音、電商、火山引擎、飛書、剪映等業務團隊均有大量崗位釋放,其中產品經理、數據分析等熱門方向的錄用機會相對更高。
字節跳動2026年校招宣講高校名單如下:
![]()
秋招熱門專業
計算機類、數據類、會計財經類、法律類、管理類、金融類、傳媒/新聞類等專業。
華為
華為是一家注重研發的公司,研發類是每次華為校招的大頭,這次也不例外,而且研發類崗位的薪資待遇等也是華為最為可觀的,因此備受關注。
據網傳2026華為校招名單中,共涉及39所985全國重點大學、73所211高校以及6所雙非實力學校。總體來看,華為的校招偏向于重點大學,特別是985高校
![]()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這6所雙非院校畢業生也很受華為的認可,其中4所高校還進行綜合評價/三位一體招生。
秋招熱門專業
從華為公布的信息看,研發類的崗位有軟硬件工程師等21個,涉及的專業多為計算機、軟件、電子、通信、自動化、電氣工程、機械電子、光電等理工類專業。同時也涉及金融學類專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管理類專業、會計類等偏文專業。
央企
求職瞄準 “穩定檔”!央企招聘熱度飆升,部分企業招聘規模比肩互聯網大廠,成為應屆生就業新風口。以下是三大類央企的校招核心偏好,速看收藏:
實業類央企:技術型人才需求旺盛
能源領域(中石油、中石化):偏好石油、地質類院校及專業;
重工 / 航空 / 核電領域(中鐵、中航、中核):聚焦 985 高校,青睞機械、土木、航空航天等專業;
電力領域(國家電網等):重點吸納電工類、電子信息類人才,特定電力院校優勢突出;
運營商領域(移動等):覆蓋多所頂尖工科院校,計算機、通信等專業機會多。
金融類央企:頂尖名校 + 經管類專業為主
推薦院校:清北復交、央財等知名高校;
熱門專業:金融、經濟、數學、統計等。
文化類央企:文科名校 + 相關專業適配
推薦院校:人大、中傳、北師大等;
熱門專業: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等。
編輯:鑫鑫
審核:田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