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周五,敲鑼打鼓!
上周2026國考崗位表一出,大家都在說備考五個月,選崗下岸兩分鐘,天塌了 !
但也有好消息,有人給自己篩了一下崗位,發現能考北京副處長!
![]()
圖片來源網絡
好一個要么發配邊疆,要么直闖天家啊。
考吧,萬一考上了呢,族譜就從自己開始寫了哈哈哈
考不上也不要緊,最起碼以后簡歷上也能寫“曾為北京副處長候選人”,也是個值得驕傲的經歷。
放下壓力,大家一起來看看本周的輕松時刻吧:
下面進入本周主要內容>>>
![]()
01
入冬降溫,家長叫跑腿送孩子上學
這幾天氣溫直線下降,夏天無縫銜接冬天。
有家長因為太冷不想起大早去送孩子上學,就手機上叫了個跑腿送。
![]()
跑腿小哥已經見怪不怪了:“我還能說什么呢?”
![]()
果然00后家長就是苦了孩子也不能苦了自己哈哈哈。
不過這位家長還是有先見之明,知道自己早上起不來送孩子。
有家長睡得太熟,以至于孩子怎么都叫不起來哈哈哈
![]()
不過雖然降溫了,讓孩子自己上學也能鍛煉獨立能力,但咱還是別起太晚,被窩就賴一會兒,給孩子好的示范哈~
![]()
02
被老師叫家長,父母:禍不及父母啊
做家長的最怕的莫過于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被老師叫家長。
有家長在外是大學老師、副教授、國際級裁判,但實際上接孩子老師電話,都不敢正大光明的接。
畢竟不想讓周圍的人看到自己緊張討好的樣子。
![]()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略略略懂一二
有家長突然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條件反射整理儀容儀表,端正坐姿接電話。
本以為是自家家里的熊孩子又闖禍了,腦海里已經腦補了一萬種跟別家家長道歉的畫面。
但沒想到被打的是自家孩子,這位家長直接如釋重負地長舒一口氣......
![]()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略略略懂一二
哈哈哈家長也不是不心疼孩子,只是被老師打電話打怕了:禍不及父母啊~
換個角度想,家長在老師面前這么卑微,其實也是因為擔心孩子。
不過不管孩子因為什么被叫家長,只要能改正就好了,家長回去也不用太苛責孩子哈~
![]()
03
18歲手握全國房產(bushi)
有人18歲在刷題備戰高考,有人18歲已經手握全國房產(bushi)。
有網友分享:
每次找不著試卷就說:“我北京那套呢?”、“我上海那套呢?”
![]()
圖片來源:小紅書@物理學不會嗎
哈哈哈一個試卷袋就是別人幾輩子的房產。
但這么多套“房產”,也不是每一套都有含金量,比如北京那套就根本看不上。
![]()
與此同時,全網“房產”最少的人出現了——江蘇人:
原因是江蘇卷子都太難了,沒有一點想要做其他省卷子的欲望。
江蘇人不做其他省的,但可以江蘇各個市的試卷換著做呀。
不愧是江蘇十三太保哈哈哈。
不過雖然不鼓勵盲目刷題,但學習大家還是要加油沖啊~
![]()
04
家里怎么看起來
一會有錢一會兒沒錢的?
有網友發帖分享,家里看起來一會兒有錢,一會兒沒錢的。
有錢的原因是: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幾十個W的學習費;
沒錢的原因是: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一件像樣的正品。
哈哈哈這怎么不叫把叫錢都花在了刀刃上呢。
但評論區也有網友說的好,其實父母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錢,是在投資孩子的經歷。
這些經歷能夠讓孩子的眼界更開闊,而這遠遠要比物質更重要。
![]()
不管怎么說,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的投入,父母總是想盡全力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而這也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
![]()
05
孩子用移動監控和家人互動
網友:一二三上鏈接
最近,有網友分享自己在外地讀書,買了個移動監控機器人放在家里。
自己就可以透過機器人看看每天爸媽在干嘛,這個機器人會跟著爸媽在家里的足跡移動。
不過,遠程關心可能變成了遠程“騷擾”。
爸媽吃飯的時候,網友不僅要上桌,還要吃東西,爸媽無奈,只能拿來一堆電池讓網友快吃吧。
![]()
圖片來源網絡
其他時候也是緊跟爸媽的腳步,爸媽去哪里,機器人就去哪里。
![]()
圖片來源網絡
哈哈哈太可愛了,這下算是彌補了在外地不能騷擾(關心)父母的漏洞,父母也高興了,又能解決思念,又能不用看到人心煩。
![]()
而且爸媽雖然說著煩,可是還是會很高興有這個替代孩子的機器人跟著自己跑來跑去。
就像時隔多年,又一次獲得了低頭看自己孩子的視角,小小的一個,說什么做什么都覺得有趣。
![]()
而孩子總是“騷擾”父母,也是想換一種方式陪伴自己的父母,即使分隔兩地,一家人也要整整齊齊的呀~
![]()
06
“他是贏了好多人才得到第二名的”
最近,博主小徐的一則視頻讓無數網友感慨。
他在視頻中分享自己拿到了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的國家銀獎。
![]()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略略略懂一二
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拿獎,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間,小徐拿完了從縣級到國家級所有能拿的獎項。
![]()
圖片來源:抖音@小徐呀
從高考復讀到考四級、六級,再到考研,出身農村的小徐總是有一股韌勁,他從不自卑,也從不埋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靠著一路以來的努力,小徐成為了家里的第一個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
大學時,他靠拍短視頻實現了“逆天改命”,但他從未放棄過讀書,研究生期間,小徐也憑借專業第一的成績,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站上了發言臺。
不少人說,小徐勵志的故事成為了無數農村學子的榜樣。
正如在他的視頻下面的留言說的那樣:
“他不是輸給第一名才是第二名的,他是贏了好多人才得到第二名的”。
![]()
的確,小徐從沒有被出身定義,沒有因起點落后而退縮,只是一步一個腳印,把 “不可能” 踩成了“我可以”。
愿每個在努力的人,都能像小徐這樣,帶著韌勁往前沖,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