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當然也擁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縣,當中有不少甚至連縣名、縣城都已經延續數千年,尤其是在中東部地區,幾乎隨處可見;
![]()
我國的千年古縣
與之相對應的,我國也還有一些非常“年輕”的縣,他們的“年齡”可能只有數百歲,甚至是新中國成立后才形成;
而在這些“年輕”的縣里,有一個那是相當的“另類”;
這就是雙湖縣。
雙湖縣地處我國青藏高原,屬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管轄,其轄區面積高達11.67萬平方公里,但目前人口只有約1.5萬;
![]()
雙湖縣位置
這是個什么概念?
要知道,我國中東部的一些省,比如江蘇,面積也才10.72萬平方公里,浙江面積更是只有10.56萬平方公里,但前者目前常住人口卻高達8526萬,后者也有6670萬;
相比之下,雙湖縣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地廣人稀!
![]()
雙湖縣地圖
不過,單單一個“地廣人稀”,自然還遠遠談不上“另類”,在全城探秘看來,真正能讓雙湖縣在我國諸多的縣里“脫穎而出”,并足以用“另類”形容的,還在于雙湖縣的以下幾個特點:
1.雙湖縣是一個建立在無人區的縣。
我們都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而雙湖縣所在區域屬于青藏高原腹地,不僅面積遼闊,南北跨度也非常大,從北向南橫跨了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冬布勒山以及唐古拉山等高原上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更是高達5000米;
![]()
青藏高原
如此高的海拔,使得這片區域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一方面,就是典型的高寒缺氧;
溫度會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常識,雙湖縣所在區域的高海拔,使得當地年均氣溫只有零下5攝氏度,一年之內有超過280天會出現霜凍,僅有不到60天屬于無霜期,即使在最熱的八月份,夜間也會有霜凍出現;
同樣隨海拔高度抬升而下降的,還有空氣中的含氧量,跟我國內地相比,雙湖縣所在區域的含氧量非常低,年均含氧量只有前者的40%左右,冬季更是下降到30%。
![]()
雙湖縣大部分區域高寒缺氧
另一方面,區域內還有離譜的大風天氣;
雙湖縣所在區域,原本就處于青藏高原的一條風帶上,更關鍵的是,當地雖然海拔非常高,但地勢卻相當平緩,不僅山地不陡峭,平均坡度僅有10度左右,海拔落差也非常小,山峰與谷地的高差也只有50-500米;
地勢平緩,對風勢削弱有限,再加上高海拔區域植被稀疏,導致當地非常容易出現強風天氣,一年之內有200天以上會出現超過8級的大風,年均風速達到每秒4.9米;
![]()
雙湖縣雖然海拔高,但地勢平緩
海拔5000米的高原,8級以上的大風,你就說離不離譜?
更別說,高海拔還會導致日照時間增加;
雙湖縣所在區域年均日照時間超過3000小時,由此導致當地的蒸發量也非常高,年蒸發量高達2200毫米以上,而區域內年降水量卻低于150毫米,還不到年蒸發量的1/10;
這也會導致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就是缺水。
寒冷、缺氧、高海拔地區的大風以及缺水,這四個問題,任何一個拿出來,都會對人類的生存與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更何況是全部具備了;
![]()
雙湖縣自北向南有多條高大山脈
也正因如此,雙湖縣所在區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根本無法常年居住,只在夏季才會有少數牧民游牧到這片區域;
這也意味著,雙湖縣,其實是一個真正在無人區建立的縣,而5000米的海拔高度,也讓其成為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縣級行政區。
![]()
雙湖縣處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區域
2.雙湖縣還是我國最年輕的縣。
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得雙湖縣所在區域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無人區,無人居住,自然也就談不上設縣;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七十年代;
隨著新中國成立,西藏也進入了和平穩定時期,人口迅速增加,由此也導致一些區域出現了牲畜多而牧場不足的問題;
![]()
雙湖縣草場
七十年代初,為緩解區域草畜矛盾,那曲組織申扎和班戈等縣組成了18人工作組,深入雙湖縣所在區域進行勘察,彼時這片區域屬于無人區,大部分草場都還保持著原始風貌,游牧發展潛力較大;
在此基礎上,1976年1月18日,西藏正式批準正式成立那曲地區雙湖辦事處,十多位牧民帶著幾百頭牲畜從申扎縣來到這里,成為第一批常住居民;
接下來的幾年,原屬申扎縣、班戈縣的8個公社相繼劃入雙湖辦事處,大量牧民到此定居,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海拔5000多米的無人區逐漸形成了一座常駐人口超過1萬的城市,建縣條件逐步成熟;
![]()
曾經的雙湖特別區
于是在2012年11月15日,雙湖縣正式建立,并在2013年7月26日掛牌,成為我國最年輕的縣。
從1970年代到2012年,雙湖縣由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到正式建縣,用了大約40年時間,在上面,全城探秘已經詳細介紹了這片區域的自然條件有多惡劣;
![]()
而在自然條件如此惡劣的區域,從零開始建設一座全新家園,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已經80多歲的白瑪老人,是雙湖縣的第一批居民,當回憶起數十年前來到這里的經歷,他仍然有著無盡感慨;
白瑪原本住在申扎縣,從故地到位于雙湖縣的新家,雖然距離并不算遠,但惡劣的自然條件讓這段路程卻變得無比艱難,走完一次單程,就需要花費一個月,而白瑪已經記不清自己來回走了多少次;
![]()
雙湖縣與申扎縣
對于新家園,老人卻記得很清,“整整用了3年的時間,靠人背畜馱,一鍬一土,蓋起了房子,建起了羊圈和牛圈。”
雙湖縣,不止是我國最年輕的縣,更是包括白瑪在內的雙湖人,用一雙手在這片無人區完成的奇跡!
![]()
雙湖縣城
3.雙湖縣更是我國最快搬遷的縣。
2012年雙湖縣成立后,高達5000米的海拔帶來了很多問題:
一方面,由于這片區域原本就是無人區,在此之前基礎設施也幾乎是空白,雙湖縣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其電網一直無法跟全國電網連通,處于孤網運行狀態,當地居民的用電問題只能依靠光伏供電解決,不僅可靠性差,電能質量也不高;
![]()
一直到2019年,國家投資6億元,新建兩條總長270公里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包括雙湖縣在內的區域用電問題才得到緩解。
此外還有交通設施問題,雙湖縣政府駐地位于索嘎魯瑪,不僅海拔高,距離西藏首府拉薩也超過650公里,中間的交通狀況非常差,不僅有超過50公里的沼澤地,甚至還有近300公里區域根本就沒有路;
![]()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去拉薩了,2017年前從那曲市區到雙湖縣,開車都需要兩天才能到達,迷路、陷車等情況經常發生;
這也使得雙湖縣居民與其他地方的聯系非常困難,面臨著用水、上學、看病以及出行等諸多困難問題。
另一方面,雙湖縣11.67萬平方公里的轄區內,有超過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屬于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比超過一半;
![]()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體面積高達29.8萬平方公里,既是我國最大的陸地自然保護區,放眼全球,也僅次格陵蘭島國家公園,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生活的動物,大多也都是青藏高原獨有的瀕危野生動物,比如藏野驢、藏羚羊以及野牦牛等;
大量人口定居,導致這片區域出現草場退化等問題,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因此受影響。
![]()
為了讓當地人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同時也為了保護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2018年,西藏決定實施包括雙湖縣在內的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規劃;
2019年,雙湖縣嘎措鄉、措折羌瑪鄉以及雅曲鄉的2900名牧民成為首批搬遷居民,他們告別了平均海拔5000米的家鄉,來到近千公里外的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村;
![]()
森布日村風景
2022年7月,第二批大規模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工作開啟,包括雙湖縣在內,超過1.3萬人搬遷至森布日二期安置點;
森布日安置點毗鄰有名的雅魯藏布江,平均海拔只有3600米,相比海拔5000米的雙湖縣,環境更加宜居,并且配套設施也更加完善,活動中心、醫院、學校、商店等公共服務設施應有盡有;
![]()
森布日村安置點
除此之外,森布日區位條件也更好,不僅距離拉薩市區只有60多公里,還臨近機場、鐵路以及高速公路,交通便捷程度顯然也遠非原屬無人區的雙湖縣可比。
![]()
森布日村安置點條件非常不錯
而雙湖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再次恢復了無人區的原始風貌,曾經熱鬧的雙湖縣城,目前也只剩數百人,大部分居民只在放牧的三四個月才會回來;
在全城探秘看來,從無人區到建設家園并建縣,再到生態搬遷恢復無人區風貌,這并非是簡單的“回到原點”,更是我國在追求幸福生活與生態環境保護兩個問題上的認知深化以及巧妙的平衡。(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