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之濱的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見證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全球化新高度。2025 年 10 月17日,“山東重工?濰柴動力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簡稱大會)在此啟幕,來自全球超過140個國家、接近3000名海外合作伙伴共聚,零距離感受近 300 件展品所勾勒出的全產業鏈實力圖譜。
![]()
這場無論是人員、場地還是展品等規模都創造了山東重工集團歷史之最的全球盛會,憑借 “1-9月集團營業收入近 4400 億元、出口 727 億元” 的亮眼業績,和 “海外總收入占比超 60%” 的硬核數據,印證了山東重工從 “產品出海” 到 “生態扎根” 的質變;更通過為數百家來自海內外全球合作伙伴的規模授獎,彰顯了“中國制造”在優化全球制造產業生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顯然,山東重工 “自主創新+開放融合” 的實踐,不但精準破解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成功密碼,還為中國制造高質量出海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
技術筑基:自主創新撐起全球化 “硬脊梁”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是中國企業立足全球的根本。山東重工的全球化征程,始終以科技創新為 “定盤星”,在動力系統、整車整機等核心領域構筑起難以復制的技術護城河。
2025 年前三季度,山東重工集團營收接近4400億、增長超過9%,這一強勁的逆勢業績表現印證了技術驅動結出的累累碩果:發動機領域,濰柴連續4年發布全球本體熱效率最高的柴油發動機,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 53.09% 的柴油機問世。整車領域,中國重汽、陜重汽持續發布、上市全新產品,中國重汽黃河重卡實現0.286的低風阻系數,全球領先。
![]()
“山東重工對標全球裝備前列的競爭對手,針對動力鏈、整車整機堅持高投入的科技研發。2024年研發費投入136億元,研發強度4.2%。今年我們也會按照這個強度,保持高強度投入。”山東重工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志堅表示。
![]()
重要的是,山東重工的創新早已達成了從“走出去”到 “在全球” 的深度融合,通過收購德國林德液壓,消化吸收百年技術基因并升級為全球新品牌 LHY;整合德國凱傲、美國德馬泰克、意大利法拉帝等海外優質資產,形成 “全球智慧為我所用” 的創新網絡。
涓涓細流匯成海,多點突破的技術底氣賦予山東重工市場全面開花的硬氣。今年前3季度,山東重工旗下品牌捷報頻傳:濰柴發動機板塊出口收入增長 30%,數據中心發電業務銷量暴增 400%,新能源業務增長122%;中國重汽 1-9 月重卡出口 11.1 萬輛,9 月單月出口首破 1.5 萬輛,創行業紀錄;中通客車在迪拜、丹麥等高端市場實現突破,海外收入增長 40%,擺脫了 “低價競爭” 的標簽。王志堅表示,“中國品牌已具備與歐美主流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這會給我們當前和未來的客戶樹立信心。“
百舸爭流:“We Are One” 構建全球化 “共同體”
開放合作是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的必由之路。山東重工的實踐則更進一步,將與合作伙伴的關系從 “生意場” 升級為 “生態圈”,以 “We Are One” 的理念構建起全球產業共同體。
![]()
進入大會內場,由35家企業logo組成的山東重工巨幅品牌墻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在海內外產業鏈發展過程上,這些企業唇齒相依,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品牌矩陣協同效應:中國重汽依托 44 個海外代表處、230家經銷商、400個服務網點的強大經銷服務網絡,連續 21 年穩居重卡出口第一;濰柴1-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00多億元,同比增長6%;陜重汽穩居出口第二,加速高端市場突破;山推股份借 AI 戰略強化產品優勢;濰柴雷沃智慧農業推進 “一帶一路” 本地化制造;中通客車在智利獲得 895 臺訂單、吉爾吉斯總統親自提取千臺訂單……
![]()
通過整合國內外資源,山東重工實現研發、渠道、服務的數據共享與協同,構建了扎根中國、輻射全球的“研發、戰略、命運”共同體,讓 “中國制造” 從單一產品標簽,升級為全產業鏈協同的閃亮名片。
未來引領:60% 海外占比改寫全球競爭格局
山東重工的全球化布局將從 “規模擴張” 轉向 “質量引領”。大會期間,山東重工基于對全球產業變革的精準把握,提出了“打造科技領先、綠色發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跨國集團”的戰略愿景,以及“2030年營業收入1000億美元”的發展目標。
![]()
自2009年山東重工成立以來,便堅定地秉持實業與資本雙輪驅動的戰略理念。通過對博杜安、林德叉車、德馬泰克、法拉帝等一批歷經百年沉淀的歐美知名品牌的戰略重組,成功拓展了高端裝備產業鏈,更實現了與并購企業的雙贏局面,打造了中意、中法、中德等多國企業合作的標桿范例。近年來,憑借本地化制造降低成本、快速響應需求,旗下品牌以濰柴動力和中國重汽為代表,在非洲、東南亞等傳統優勢市場夯實領先地位;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實現突破,濰柴大缸徑產品更是躋身歐美數據中心主流供應商。
這不僅有效規避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更形成了穩健的抗周期風險能力——當海外收入占比達到 60%,其中 30% 來自本土產品本地化銷售、30% 來自海外子公司營收時,局部市場的起伏已難撼全局根基。
![]()
王志堅指出,未來山東重工將聚焦科技創新聚焦新能源與數智化、深度本地化推進研產銷服全要素落地、品牌向上突破高端市場、ESG 責任夯實長遠發展基礎四大維度實現可持續性、高質量發展,彰顯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從 “追趕者” 到 “規則制定者” 的角色轉變。
從 2020 年 200 億元出口到 2025 年沖刺 1000 億元,從產品貿易到生態扎根,山東重工的五年跨越,是企業的躍升之路,更是中國制造業全球化的縮影。它用實踐回答了只有以自主創新掌握核心話語權、以開放包容凝聚全球力量、以生態協同實現共贏發展,才能贏在當下、贏得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