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警告:世界正進入“后美國秩序”的十年混亂期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近日警告,全球正步入一個“混亂的過渡期”,這段時期可能長達十年,將是從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向新多極格局轉變的關鍵階段。
黃循財指出,二戰后建立的國際體系正面臨重大調整,各國間的競爭、分裂與不信任不斷加劇,全球貿易與供應鏈的政治化趨勢令人擔憂。他表示:“我們必須認清,舊秩序正在瓦解,而新的秩序尚未成形。這段過渡期將充滿不確定與動蕩。”
![]()
圖片
他呼吁各國領導人采取務實行動,避免世界被割裂為對立陣營。黃循財強調,新加坡將繼續倡導貿易自由化、區域合作與多邊主義,并希望中美兩國在競爭中保持溝通,以維護全球共同利益。
黃循財的言論被視為對當前國際形勢的深刻警示,也反映出中小國家在大國博弈加劇下的焦慮與戰略抉擇。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長期主導國際政治、貿易與安全體系。然而,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力量崛起,國際權力分布正發生結構性變化。黃循財指出,過去七十多年建立的“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正在失去約束力,各國更傾向以國家利益與地緣算計為優先。
這意味著,世界可能進入多極化與碎片化并存的階段——經濟上出現區域化供應鏈,安全上形成多層防線,政治上則充滿不信任與戰略競爭。
新加坡長期依賴開放貿易與穩定的國際環境,任何大國對抗都可能削弱其經濟安全。黃循財呼吁各國“立即采取行動推動貿易自由化”的背后,是對保護主義、經濟脫鉤與科技封鎖的深切擔憂。
他明確表示,新加坡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而會繼續尋求“與所有國家合作”的策略。這種立場既體現出小國的現實智慧,也揭示出在“后美國時代”,中小國家如何在風暴中心謀求空間。
黃循財所說的“十年過渡期”并非夸張。從烏克蘭戰爭、中東沖突,到美中科技戰與全球南方的崛起,國際體系的再平衡已在進行。這一階段可能特征包括:
全球治理機制失效:聯合國、世貿組織等機構作用削弱;貿易與科技的陣營化:供應鏈沿地緣界線重新布局;意識形態對立復燃:民主與威權敘事的競爭加劇。
黃循財的講話,不僅是對全球秩序轉折的描述,更是一種呼吁——呼吁各國放棄零和思維,在競爭中保持溝通,在分歧中尋找合作。他提醒世界,“我們不能等新的秩序自然成形,而必須共同塑造它。”
對于像新加坡這樣的中小國家而言,這十年的“混亂期”既是風險,也是重塑國際影響力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