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越來越像人了。
扭秧歌、打格斗、跳芭蕾......能跑、能跳、會功夫,機器人與人類的行為共性越來越多,都說AI是未來,而機器人已經向著人類社會走來。
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累計部署量有望達到10億臺,市場規模預計將劍指5萬億美元(約356000億元)。
![]()
當全世界都在關注黃金的暴漲暴跌時,中國制造業的又一場硬核突圍也正在發生:不斷突破的中國機器人正驚艷著世界,一次又一次刷新人們的想象,同時也為中國高端制造業出海探索著新的解題方式。
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工業機器人增長54.9%,在役工業機器人存量達200萬臺(截至2024年底),居全球首位。
157946人,這是廣交會境外采購商累計線下參會人數(截至一期結束)。萬眾簇擁下,中國機器人也爆單了!
超過15萬張“信任票”,既是中國“智造”在國際市場強勁競爭力的體現,也是中國外貿從“價格導向”轉向“價值導向”深刻轉變的寫照。
種種現象表明,中國“智造”已經找到復雜貿易環境下的“通行證”:從能用到好用,從平替到引領——科技就是那張突圍的“通行證”。
有這樣一家科技公司,旗下四足機器人稱霸世界,去年銷量約占全球市場的70%。哪怕是“科技新寵”人形機器人,也交付了上千臺。
沒錯,這家讓馬斯克、黃仁勛都驚嘆的中國科技公司就是——宇樹科技。
而宇樹科技最新發布的仿生機器人Unitree H2,真的是把機器人“人形”具象化了,這就是前沿科技的力量。
巧合的是,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風向標——《時代周刊》年度最佳發明榜,宇樹科技成功入選,與華為、比亞迪等“國產之光”同列。
縱觀這一年來,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碩果累累”。
無不向這個世界宣示著,未來已來,中國力量正在創造更多的驚喜。
01
去年,AI的大爆發引發了人們對前沿科技的無限向往,風口簇擁下入局者無數。2025年,AI依舊是推動各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一個可怕的公式誕生——“AI+機器人”,答案背后“人形機器人”意外成為了共識。
其實,作為AI從數字世界走進物理世界的載體,“人形機器人”無疑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現實世界深度結合的最佳實踐場景。
人形機器人除了能提供情緒價值外,更多的卻是“做一些解放人類的工作”,像一些比較繁重、危險、重復的工作,讓大家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
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現在機器人主要應用在能源、交通、消防、應急以及生活、娛樂等場景中。而四足機器狗則是在一些非結構性環境,比如野外、災后現場,可以完成搬運、搶險、救災的工作。
在如今全球人口增長緩慢的背景之下,人形機器人這個承載了全球最尖端的新材料、AI等關鍵技術的賽道,隱藏了成千上萬倍的增長空間,正在成為繼AI后又一大風口。
Deepseek預測顯示,203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劍指3000億,全球或破萬億。而高盛預測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1540億美元(約1.1萬億元人民幣),2025-2035年銷量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94%。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未來誰能夠把握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技術,誰無疑將會是未來產業經濟的“弄潮者”!
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產業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7.8%,連續12年穩居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在中國AI與機器人技術的創新迭代下,人形機器人的產業生態正在加速構建,一個貫穿前沿技術、場景應用、終端消費的完整產業正在快速成型。
02
2025年初,全球科技行業的目光,向一位中國“90后”年輕人聚焦——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
![]()
他是一個科技狂人,更是新一代中國年青人的代表。這位“傳奇”創業者,帶領企業在機器人領域跑出“大黑馬”之勢,技術實現反向“卡脖子”,成就全球最強“具身智能獨角獸”。
他創立的宇樹科技,不僅是四足機器人的王者,賣出了全球69%的機器狗,馬斯克不吝贊賞;同樣還是人型機器人的拓新者,研發出了全球首款實現原地后空翻的電驅動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可謂秒殺全球各大廠,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佩服不已。
而這一切的起點都從浙江寧波的一個普通家庭說起。
小時候的王興興,成績一般不是老師“最喜歡”的那類學生,在鄰居眼里更是“很難有前途”的孩子。
果不其然,從小向往浙大的他,最終卻跌跌撞撞勉強考入浙江理工大學攻讀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機電專業。
也許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誰能想到,浙理工“普通學生”王興興卻創造出了讓世界都為之顫抖的行業“黑馬”。
考試考不靈的王興興,對前沿科技、“玩具”很感興趣,把精力都投入到對前沿科技的鉆研上。
大一期間,王興興用200元的成本就做出了一臺雙足機器人,震驚了浙江高校圈。而這一切,只是王興興天賦釋放的開始。
浙大研究生“落榜”后,他去了上海大學,沒有失落反而是一門心思在做機器人,最終憑借一己之力,開創性的獨立開發了“使用低成本外轉子無刷電機驅動的全自由度高性能四足機器人XDog。
2016年,王興興在杭州成立宇樹科技。
03
自2016年成立以來,宇樹科技總部設在杭州,是一群對機器人技術充滿熱情的“90后極客”們的夢想之地。創始人王興興帶領團隊從寥寥數人,逐步發展成數百人的規模。
2017年,宇樹科技重構的四足機器人Laikago問世,沒投共享風口的資本逐漸注意到王興興。一年后,這家公司拿到第一筆天使輪融資,錢不多,王興興省吃儉用堅信“中國機器人改變世界”。
隨著風口輪轉到硬科技,苦心研發的王興興厚積薄發,燃起了他內心深處的火種,宇樹科技也開始受到資本的關注。
從天使輪算起,宇樹科技共計獲得10次融資。其中,不乏初心資本、順為資本、深創投、經緯創投、源碼資本、騰訊、阿里、美團、中信證券、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上海科創基金、北京國管等一批“頂流”VC/PE、國資平臺、產業資本的參與,締造硬科技投資盛況。
今年7月,中信證券與宇樹科技通過公開發行輔導監管系統提交了輔導備案登記材料,為上市做準備;
9月,宇樹科技在其官方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發布聲明稱,根據IPO計劃,預計將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屆時將正式披露該公司的相關運營數據。
10月21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宇樹科技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一期)。同時,宇樹科技2025年第五次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更名的議案》,決定公司更名為“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辦理公司更名相關工商登記變更程序。
改名的緣由,也許宇樹科技早已表露。
其實早在今年5月,宇樹科技就把公司全稱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體類型也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未上市)。
宇樹科技再改名,王興興的野心徹底暴露——宇樹科技要上市了。
04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宇樹科技,正在成為中國制造業的又一神話。
10月20日,宇樹科技發布全新一代仿生機器人Unitree H2,高180cm,重70kg。
![]()
雖相比前一代H1重了整整二十多公斤,但該機器人整體形態更接近真人形態,并具備舞蹈、功夫表演等運動控制能力,動作更輕,反應更快。全身有31個關節,能踢腿、單腳平衡、甚至做“騰空旋轉”。
宇樹科技此前已推出R1、H1、G1三款人形機器人。要說,宇樹科技機器人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幾個點當屬,2021年登上央視春晚的小牛“犇犇”、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Go1機器狗以及杭州亞運會上的“顯眼包”機器狗,宇樹科技把人們對機器人的幻想帶回給了人們。中國在機器人方面的取得的成就,全球刮目相看。
王興興透露,2024年公司營收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并且是業內少數實現連續盈利的機器人企業。其核心產品四足機器人(如Unitree Go系列)在全球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2024年銷量約占全球市場的69.75%;人形機器人也在2024年交付了超過1500臺。
宇樹科技成功背后,中國機器人賽道正迎來大爆發。
在今年8月舉辦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王興興提到,2025年上半年,整個人形機器人行業非常火爆,加上政策的支持,行業整機廠商及零部件廠商,每家企業平均有50%—100%的增長,這意味著需求端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9 月中旬發布的研報顯示,到2050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累計部署量將達 10 億臺,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萬億美元(約356000億元),這一數值約為2024年全球 20 家最大汽車制造商總收入的兩倍。
熱潮之下,有必要冷靜面對的是,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漸進。
另外要明確的一點的是,人形機器人在產業鏈的終局不是做替代,而是做增量。
一切發展,正如個人電腦從DOS走向Windows,AI從理論到大模型人人可用,人形機器人也終將迎來屬于它的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