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車主之家數據,今年9月,曾經在車市叱咤風云的本田思域,月銷量僅4035輛,同比下降19.57%,且今年除了1月賣了9155輛新車外,其他月份銷量就再沒破過5000輛。曾經加價1萬元都要等3個月才能提車的“神車”思域,如今的境遇卻是大不如前,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思域銷量下滑有著諸多原因。首先是產品力方面,如今的思域正在被國產新能源車全面碾壓。思域搭載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實際油耗并不低,市區綜合油耗達7-8L/100km,高速工況也在6L左右。反觀比亞迪秦PLUS DM-i,起售價7.98萬元,綜合續航2000公里,虧電油耗僅3.8L/100km,一年下來能省下不少油錢。
在配置上,思域也顯得有些落后。它的車機系統還停留在“能用”階段,語音識別反應遲緩、導航不好用、OTA升級基本沒有,而國產新能源車的車機早已達到“手機級”流暢度。采用的技術也更有“黑科技”的味道,比如秦PLUS DM-i搭載的驍云插混系統技術領先一代,吉利銀河L6的雷神混動系統智能化配置豐富,長安啟源A07擁有激光雷達和城市NOA等等。對比之下,消費者自然更傾向于選擇油耗低、智能化程度高的新能源車。
更何況,從目前市場的整體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全面爆發,9月份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8%,燃油車市場份額急劇萎縮。在10萬元級這個價位區間,插混車型成為主流,秦PLUS DM-i月銷4萬+,吉利銀河L6月銷2萬+,長安啟源A07月銷1萬+,這些插混車型將純燃油車打得節節敗退。思域作為純燃油車,既沒有電動化帶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又不能享受政策優惠,智能化體驗又跟不上,在這個極為講究“性價比”的時代,思域的競爭力大打折扣。
而為了奪回市場份額,本田思域也選擇了一個常用的戰略,就是以價換量。據悉,2025年9月,思域大幅降價了30%,然而這種豁出去的魄力不但沒能讓銷量有所提高,反而導致之前購買思域的車主利益受損。雖然說,目前思域的保值率似乎并未受影響,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給出的《2025年10月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來看,思域的保值率為62%,在合資緊湊車型中排名第二位。但以價換量無論何時都是一把雙刃劍,且并非長久之計。
總結而言,思域目前的現狀,已然為整個燃油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當今時代,汽車市場不再是“有品牌就能活”的時代,消費者要的不是“最便宜的燃油車”,而是“綜合成本最低、體驗最好的車”。光靠降價想挽回市場,那基本上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賽道上,只有放下身段,真正傾聽消費者的聲音,不斷創新和進步,才能笑到最后。否則,即便是曾經“秒天秒地秒空氣”的思域,也難敵下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