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接娃下班,天已經特別暗了,加上天冷,一直匆匆往家趕,恰好從一個烤紅薯的攤位前經過,已經騎出去很遠了,依然能夠聞到那個熟悉的味道,香甜中帶著一種焦香的感覺。不禁感嘆,冬天真的是要到了,這正是冬日里最經典的味道了。
從小時候起,老媽每年都會種一些,它的生長周期挺長的,一般是在春天栽秧,夏天長得特旺盛,但也僅限吃些紅薯葉子。到了秋天,一定是深秋的時候,葉子枯萎了,這時候紅薯才算長成。挖出來以后,要在院子里曬曬,吹幾天風,老媽說這樣才甜,而且也好放,不容易爛。一周以后,便開始以各種形式來做紅薯吃,紅薯粥,蒸紅薯,炸紅薯簽子,烙紅薯餅,曬紅薯干,整個冬天都離不開它。
![]()
這種我們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屬于我國本土的植物,最早使用它的是印第安人,大約五千年前,人們開始馴化栽種它。于明代開始陸續進入我國,如大家所知,其有著耐旱,高產的特點,在明清時期都曾幫助人們度過艱難時期,認識到它的好處后,民間便開始大量推廣種植紅薯。如今在我國南北的很多省份中,都有栽種。時至今日,食材已經相當充裕了,但是過冬人們依然要囤紅薯,各家各戶在一個冬天里都要消耗幾十上百斤,這是毫不夸張的。
![]()
當然,其不僅好吃,耐放,便宜,之所以在我們身邊占據著不可動搖的位置,還是源自于它本身的價值,其被視為“長壽健康”的食物。《本草綱目》中有提到其,“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事實上,其蘊含著大量的優質碳水,纖維素,維C,維A,糖類,以及鈣,鐵,鉀,磷等,有助于抗氧化,通便,保護視力,促進代謝,保護心血管等,對身體十分有益。這也是其能夠受人喜好的重要原因。
![]()
不過凡事都有著兩面性,我們也要全面地去看待,這不我的醫生朋友就提醒了,紅薯雖然好,但吃上也有講究,尤其不能與4樣食物一起吃,別大意了。又到了紅薯的主場,看完再吃吧~
1、大柿子
我家里有兩棵大柿子樹,如今都已經黃澄澄了,摘下一些,挑著好看的給朋友送了幾個,她便說,這柿子就不能隨便吃,尤其是吃了紅薯之后不能吃。因為其中含有很多的鞣酸,容易與紅薯中的大量淀粉反應,影響營養的吸收,還會引起不適。所以說兩種食物間隔開吃,最好4小時以上,更受益。
![]()
2、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如今正是進補的季節,而蛋白質是首要的營養,在日常中要吃夠,才能為身體保駕護航。其在奶制品,蛋類以及肉類中含量居多,不過在吃過相關食材后,不要立即去吃紅薯,更不能一起吃。這樣可能會降低蛋白質的吸收效率,還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痛等。
![]()
3、富含糖類的食物
甜食讓人快樂,大部分人都愛吃,蛋糕,餅干,巧克力等等,都屬于高糖的食物。而紅薯吃起來甜度十分明顯,尤其是現在的紅薯,都經過了不斷篩選和改良,很少能吃到不甜的。而甜味正是源于其中所含的大量糖分,所以說如果吃了紅薯再吃甜食,則容易攝入過量的糖分,容易發胖,也容易生痰,對于需要控糖的人來說更要控制。
![]()
4、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有很多,油條,小酥肉,炸雞,甜甜圈等等,這些經過了炸制后,香味翻倍,令人難以拒絕。不過其雖然美味,卻對我們的脾胃十分不友好,難以消化。而紅薯中更是富含纖維素,淀粉等,食用過后,本就容易刺激胃酸的分泌,不易消化,還可能會脹氣,那么如果將油炸食物放到一起吃,我們的腸胃也就很難舒服了。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