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這次主動打電話來中國,結果并沒有認錯道歉,中方態度強硬,荷蘭必須給一個交代。
![]()
商務部官網消息顯示,10月21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應約與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通話,雙方圍繞安世半導體等問題交換意見。
我們王部長是怎么說的呢?首先我們表態,向來高度重視中荷經貿合作。其次我們指出荷蘭的錯誤,他們針對安世半導體采取的有關措施,嚴重影響全球產供鏈穩定。
第三中方敦促荷方,從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的大局出發,秉持契約精神和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盡快妥善解決問題,保護中國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這里有三個用詞非常精準:契約精神、市場化、法制化。
![]()
也就是說中國給這個事件定性了,荷蘭的做法違背了契約精神,違背了市場化和法制化的原則。
荷蘭方面他們的表態,就顯得比較消極了,他們表示高度重視荷中經貿關系,愿與中方密切溝通,為安世半導體問題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荷蘭覺得很重視雙方經貿關系,但是這件事他們不認為自己有錯,他們打電話來只是想要跟中國達成協議,但是并沒有道歉和取消接管安世半導體的意愿。
安世半導體原本是荷蘭的一家芯片廠,2018年被中國公司聞泰科技收購了大部分股份,成了中資控股的企業。
![]()
它生產一些基礎芯片,用在汽車、手機等地方,不算最尖端,但涉及供應鏈安全。
美國覺得中國企業控制這家公司,對美國來說有風險,所以就一直施壓荷蘭政府管管。荷蘭本來不想摻和,但在美國壓力下,2025年9月底,荷蘭政府突然出手,說為了“經濟安全”,凍結聞泰對安世的控制權一年,直接接管公司,換了臨時董事會。
中國政府馬上反擊,對安世的中國分公司實施出口禁令,包括封裝廠也對安世半導體斷供了。
現在荷蘭打電話來找中國,不是他們意識到自己錯了,只是被中國反制打疼了,想要中國取消反制罷了。
![]()
中國在警告荷蘭,這不是單純的投資糾紛,而是大國博弈的一部分。
如果不趕緊松手,中國可能加碼反制,比如限制荷蘭企業在華生意,或者在國際上鬧大,影響荷蘭的“中立”形象。
中方強調“契約精神”和“市場化”,其實在說“別搞政治歧視,按商業規矩來”,你們聽美國的,破壞了自由貿易的“大局”。
從中國角度出發來說,中國希望荷蘭把這事兒迅速處理,當成純商業糾紛處理,不要摻雜地緣政治,維護中荷經貿大局。
如果荷蘭不聽,那么這個“經濟脅迫”就會帶上政治意味,中國會繼續施壓或反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