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靠分紅贏不了未來。
摘要:
1、拉卡拉沖刺港股之際,業績下滑、股東減持、高分紅透支引發市場擔憂。
2、第三方平臺上,拉卡拉用戶10萬條投訴引發市場對公司運營規范度的警惕。
3、盡管風險重重,拉卡拉仍憑龐大商戶網絡與支付技術積累保持行業領先。
從“第三方支付第一股”到港股再啟程,拉卡拉希望通過國際市場講述新的增長故事。但在監管趨嚴和市場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如今的資本市場是否還會青睞拉卡拉?
拉卡拉成立于2004年,由孫陶然聯合多位早期投資人創辦,公司起初專注線下支付場景,主打低成本POS機業務,以解決中小商戶收單難題。早期融資來自雷軍與聯想體系資本的支持,這也奠定了其“技術+資本”雙驅動的創業路徑。
在移動支付爆發前夜,拉卡拉以便利店POS終端起家,幫助用戶完成水電繳費、信用卡還款等基礎支付。2011年前后,其線下網點覆蓋全國大多數便利店。
隨著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崛起,拉卡拉及時轉向商戶收單及企業支付服務,并在2015年首次實現盈利。
2019年,拉卡拉于深交所掛牌,成為“A股第三方支付第一股”。上市后,公司戰略轉為“雙輪驅動”——以支付為入口、以數字商業服務為增值。
不過,拉卡拉的港股上市之路仍面臨多重不確定性,跨境支付領域競爭已日趨激烈,PayPal、連連數字等玩家加速布局,拉卡拉的市場份額面臨同行挑戰,而新業務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01 “局限的第一”,支付業務撐起9成收入
根據招股書摘要,拉卡拉定位為“數字支付與數字商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2024年,其總支付額達4.32萬億元,在獨立第三方支付服務商中市場份額9.4%,位列第一。
然而,這個“第一”有其局限:在中國整體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合占九成以上份額,獨立服務商競爭空間有限。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拉卡拉營收分別為53.61億元、59.28億元和57.54億元。其中,85%以上的營收依賴數字支付服務板塊,2024年該部分貢獻營收約51.65億元,占比約90%;截至2025年上半年,這一比例也高達89.3%。
在細分業務中,跨境支付被寄予厚望。2024年交易額約491.6億元,同比提升14.28%;2025年上半年達到371.41億元。但與整體支付額相比占比仍不足2%,短期仍難成為公司新的支柱。
![]()
圖源:拉卡拉招股書
同時,拉卡拉以端到端業務、金融機構為主的數字商業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占比較低,2022年至2024年,該業務營收比例從5.3%一路下滑至4.2%。這意味著拉卡拉的業務結構仍以傳統支付通道為核心,轉型成效有限。
整體趨勢顯示,拉卡拉在2023年扭虧后,盈利恢復力度有限。2024年拉卡拉營收略降,而凈利潤則同比下滑23.19%,約為3.51億元;2025年上半年利潤2.29億元,同比大降45.35%。
此外,拉卡拉毛利率波動較大,從2022年的22.8%上升至2024年的29.9%,但今年上半年回落至24.8%,顯示成本端波動和產品結構調整對盈利帶來沖擊。
拉卡拉也在招股書中提示,公司未來或存在短期流動性風險。據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拉卡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6.93億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約6.06億元,償付壓力仍然較大。
02 高分紅與減持潮下的財務壓力
業績下滑同時,創始人孫陶然之弟孫浩然套現近5億元退場,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拉卡拉公告,2025年5月20日,股東孫浩然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約1927.09萬股,即不超過剔除回購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2.45%。截至2025年9月,孫浩然該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累計套現金額約4.93億元。
孫浩然不僅和孫陶然是兄弟關系,還是公司第三大股東,二人為一致行動人。此次減持后,孫浩然不再持有拉卡拉的股份,意味著徹底退出拉卡拉股東名單。
在孫浩然減持期內,拉卡拉另一大股東聯想控股也公告稱,將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3%的拉卡拉股份。
截至9月30日,聯想控股已完成上述減持,按拉卡拉公布的減持均價計算,上述減持合計套現約5.45億元。
減持后,聯想控股的持股比例從上市初的31.38%降至23.54%。
大股東獲利的方式除了減持,還有大額分紅。自登陸A股以來,拉卡拉的大額現金分紅就頗受市場關注
2024年、2025年上半年,拉卡拉分別派付股息約7.2億元、1.58億元。
另據“尺度商業”發文稱,拉卡拉在2019年剛剛上市募資12.32億元后,就分紅超過8個億,幾乎是全年歸母凈利潤的100%;2020年,拉卡拉再次分紅7.8億元,股利支付率高達83.78%;2023年以來,拉卡拉歸母凈利潤不到2021年的一半,拉卡拉卻再次啟動高比例分紅,2023年和2024年股利支付率分別達到87.4%和136%。
拉卡拉持續高比例分紅,引發外界對資金調度及資本回流的關注。
此外,拉卡拉在2025年上半年還獲監管核準下調注冊資本約0.11億元。與主要競爭對手擴充資本、布局新業務的趨勢相比,這一動作更像是一種結構性調整,反映出公司在審慎控制規模與財務穩健之間的平衡考量。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拉卡拉給外界一種“資本收縮、利潤下滑與股東減持”的圖景。
而在上述背景下,拉卡拉的研發投入并不高,其2024年投入2.61億元,占營收4.52%,但其中大部分為人工與外包支出,實質技術創新投入占比有限。
與此同時,公司銷售費用率高達8.28%,顯示拉卡拉仍沿用以地推、渠道促銷為主的傳統打法。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數字支付總交易額約331.7萬億元,其中獨立服務商合計僅45.7萬億元。拉卡拉在該領域份額9.4%,雖位列第一,但與支付寶、微信的壟斷格局相比體量差距巨大。
在這種格局下,拉卡拉的競爭優勢更多來自其龐大的商戶網絡和線下渠道積累。然而,隨著移動支付線上化趨勢強化,傳統POS模式正在失去紅利期。
對此,拉卡拉提出通過跨境支付和企業級數字化服務突破瓶頸,但從目前收入和投入結構看,這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
04 超10萬條投訴“壓頂”,拉卡拉能否化解信任危機?
近年來,拉卡拉在支付合規與風控領域屢受監管關注。數據顯示,僅2024年,拉卡拉便收到7張罰單,合計金額超850萬元;北京分行單次被罰406萬元,原因包括未落實商戶實名制及未按規定結算資金。
此外,來自消費者端的投訴量持續攀升。
截至10月22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拉卡拉”為關鍵詞搜索,目前投訴量超10萬條,涉及欺詐用戶、亂收POS機開通費、不退押金等。
![]()
圖源:黑貓投訴
這些問題雖屬于零售業務層面,但對拉卡拉的品牌形象與市場口碑產生了不小影響。監管處罰與用戶信任危機疊加,使公司在即將登陸港股的關鍵期承受額外的輿論壓力。
拉卡拉的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孫陶然,早期曾參與創立藍色光標與恒基偉業。他以果斷激進著稱,對資本運作的敏感度高。
但這種風格也帶來治理爭議。上市以來,公司多次因信息披露、關聯交易、資金用途等問題被監管問詢。2020年擬回購剝離資產案被否后,外界對其治理透明度的質疑持續存在。
目前,孫陶然家族持股比例已明顯下降,創始人弟弟完全退出,公司治理逐漸從家族化向職業化過渡。
不過,核心團隊穩定性及激勵機制能否支撐長期發展,仍待觀察。
如今,面對股東撤退、業績下滑、輿論質疑與行業格局收緊,拉卡拉將赴港上市定義為“全球化布局的關鍵一步”,希望以跨境支付與數字貨幣相關業務打開新增長空間。
招股書多次提及“境外業務擴張”“數字商業生態”等關鍵詞,但并未披露具體項目進展。
業內普遍認為,港股上市更多是一場資本補血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