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工作人員和在場的任何人都必須保密,”一位購物期間在場的人士告訴 N12 新聞。“整個購物過程都是保密的,以尊重他們的隱私。”
![]()
據以色列媒體周一報道,周日,在商場停止營業后,獲釋的 20 名人質中有 18 人前往拉馬特甘的 Azrieli Ayalon 購物中心進行了三個小時的瘋狂購物。
在獲釋人質購物期間,商場不對公眾開放。
據報道,周日晚上 10:00,福克斯管理下的商店被告知繼續營業,包括福克斯、福克斯之家和美國之鷹,以及 H&M、Story、Opticana 和 Foot Locker。專門接待獲釋人質前來購物。
為了確保獲釋人質的隱私,商場員工的手機被暫時沒收。然后獲釋人質進入商場。
“所有工作人員和任何在場的人都必須保密”。購物期間一位在場的人士告訴 N12 新聞。“整個購物過程都是保密的,以尊重他們的隱私”。
“讓他們保持平靜,恢復正常生活”。
N12 指出,人質獲得了福克斯集團所有商店的代金券,Landwer Cafe 提供了食物,以確保人質及其家人吃飽并有足夠的精力進行購物。
據報道,這次購物的功能是雙重的,一是讓人質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包括服裝,二是讓他們獲得與家人一起購物的體驗。
![]()
“他們剛從囚禁中出來,瘦弱不堪。他們沒有衣服、鞋子,甚至沒有合身的內衣”,其中一名在場人士告訴 N12。“他們現在需要平靜,慢慢恢復正常......恢復生機”。
這并不是商場第一次為人質單獨延遲營業。
今年 2 月,從哈馬斯囚禁中獲釋的五名人質——以色列國防軍士兵莉里·埃爾巴格、卡琳娜·阿里耶夫、丹妮拉·吉爾博亞、納馬·利維和阿加姆·伯杰也在該購物中心停止營業后專門前來購物,也是他們獲釋后的首次購物之旅。
以色列正在忙著撫平人質的創傷,為了給他們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好讓她們慢慢的恢復,慢慢的融入社會,連購物都進行了特殊的安排,一個個諾大商場單獨為他們20個人營業。
沒有碩大的條幅,也沒有高昂的音樂,更沒有領導的當面關懷和整版的頭條照片,而是讓他們靜悄悄的享受難得的安靜。在安靜中慢慢地平復心中的創傷。
這是深入骨髓的關懷和尊重,一個國家能夠對他的子民所做的極限。這些人有幸生在一個這樣的國家,何其幸運。
我記得在開戰之初,面對在眾多國家的責難,以色列始終沒有公布那些恐怖的殺人視頻,沒有用死者的尊嚴來換取世人的理解,以色列甘愿忍受那些無端的指責,僅僅是為了保留死者最后的尊嚴。
直到萬般無奈之時,內塔尼亞胡才把他展示到了聯合國大會上,而且也不是用大幅血淋淋的海報,而是做成了一個供善良的人們了解真相的二維碼。
對國民的尊重,已經深深地刻到了這個國家的骨子里。
![]()
就在20號,以色列剛剛為48名以色列國防軍遺孤在西墻慶祝完成人禮。
周一,在以色列國防軍寡婦和孤兒組織 (IDFWO) 組織的成人儀式上,48 名父母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期間犧牲的兒童在西墻慶祝了他們的成人禮。
包括猶太人、穆斯林和德魯茲家庭。每個孩子都按照自己的傳統標記了這一里程碑。
IDFWO 說,男孩們收到了 tefillin 并被召喚到西墻的托拉,女孩們被贈送了安息日燭臺并舉行了自己的儀式,來自少數民族社區的參與者參觀了他們各自的圣地。
這一天從總統官邸開始,艾薩克·赫爾佐格總統和第一夫人米哈爾·赫爾佐格在那里歡迎孩子們。
據 IDFWO 稱,每個孩子都自我介紹并簡要分享了他們的故事。當一名貝都因女孩為她的希伯來語道歉時,總統用阿拉伯語回應,并感謝她的家人的服務和犧牲。
![]()
組織者表示,今年的儀式感覺有所不同,許多參與者在 10 月 7 日戰爭后失去親人。IDFWO 報告稱,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來,已有 885 名兒童失去父母,352 名伴侶失去配偶,并指出死亡人數超過了過去二十年的總數。
“沒有人能取代這些孩子的父母,但 IDFWO 將盡我們所能為他們提供成長和發展的工具,讓他們永遠不會覺得自己不如同齡人,”以色列國防軍寡婦和孤兒組織首席執行官 Shlomo Nahumson 說。
“這些家庭為我們的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他們成為年輕人時,他們應該得到最好的慶祝”。
以色列為陣亡將士遺孤構建了一個持續且制度化的支持網絡,它是一個由國家和社會機構共同支撐的、深植于民族文化的體系,旨在確保這些孩子在任何時候,尤其是在邁入成年的重要時刻,都不會感到孤單。
成人禮是其中的一個亮點。旨在讓這些在特殊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在邁入成年這一人生關鍵節點時,能感受到來自整個社會的溫暖、認可與期望。
![]()
為紀念在加沙戰爭中犧牲的96名“歐里姆”(新移民)士兵的儀式,將于10月26日國家阿利亞日當天舉行。
據悉,艾薩克·赫爾佐格總統將出席此次活動。
活動的主要環節將包括一本紀念96位陣亡“歐里姆”故事的書冊的發行。活動組織者表示:“每位士兵都擁有一個完整的版面,其中包含他們的生平故事、服役經歷、家人的寄語以及一句個人名言,旁邊附有一個二維碼,可鏈接到他們的在線紀念頁面”。
他們補充說:“這些陣亡的‘歐里姆’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國家,有些是近年來的新移民,有些則是幾十年前移居以色列的,但他們的身份中都承載著阿利亞的傳承”。
與此同時,還為每位陣亡士兵制作了一套共74枚個性化紀念貼紙,以便他們的家人能夠“將他們所愛之人的記憶傳播給大眾”。讓他們犧牲不會被時間湮沒。
![]()
一個國家,對他的子民能夠如此關懷,我也深刻地理解了那些士兵在戰場上奮不顧身的勇氣,也明白了不拋棄任何一個同胞的決心,還有用1000個囚犯換一個士兵的不平等交易。
對于獲釋人質,他們考慮的是在平靜中慢慢融入社會,在安排好他們的生活的同時盡量不去打擾他們的清凈。
對于戰士遺孤,他們時刻參與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永遠不會覺得不如自己的同齡人。
對于新移民陣亡者,他們盡力保留他們的生活痕跡,將他們所愛之人的記憶傳播給大眾。
我想,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不單憑借強大的武力,這些對子民深入骨髓的關懷,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以色列士兵強大的單兵作戰能力,或許就是建立在這關愛之上的。
反觀剛從地道爬出來的哈馬斯,正在忙著屠殺加沙的平民,剛剛沉重打擊了阿布.青年黨的人民力量,而且,用人質換回的1900多名巴勒斯坦囚犯之中,隸屬于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法塔赫的恐怖主義成員希沙姆·薩夫塔維,被哈馬斯公開當街處決。
或許,愛戰勝仇恨,才是巴以沖突中以色列不敗的根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