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近日從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由該院與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組成的交叉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基于預存新冠免疫記憶的“通用型腫瘤治療性疫苗”。該疫苗通過激活體內既有的免疫記憶,實現對乳腺癌、結腸癌等多種實體瘤的高效清除。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4款疫苗篩選、5項動物藥效實驗。團隊成員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29篇SCI論文,這個項目已經獲得10項發明專利授權、7項發明專利實審。據悉,該通用型腫瘤疫苗平臺不僅適用于結腸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高異質性實體瘤,還可拓展至mRNA疫苗、溶瘤病毒聯合治療等多種免疫路徑,具備較強的臨床應用潛力和產業轉化前景。
癌癥尤其是實體瘤由于高度異質性,常規治療性疫苗難以通用,需要為每位患者定制個性化抗原,研發周期長、成本高、反應慢,難以大規模推廣。對此,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創新策略:讓腫瘤細胞“偽裝成病毒”,調動機體已有的免疫記憶來精準清除腫瘤。
“我們以腺相關病毒(AAV)載體為平臺,將新冠疫苗中普遍存在的受體結合域抗原(RBD)基因遞送進腫瘤細胞,使其在表面表達RBD抗原。這樣一來,免疫系統會將腫瘤細胞識別為‘病毒感染’,利用已有的新冠免疫迅速發動殺傷。”項目負責人伍福華介紹,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人群中已有的新冠疫苗免疫基礎,無需抗原篩選,真正實現了“即開即用”的腫瘤治療新路徑。
除了抗原設計創新,該疫苗還融合了阻斷腫瘤免疫逃逸策略,并配合精準藥物遞送系統,在多項腫瘤模型中展現出強效抗瘤作用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以結腸癌模型為例,接種疫苗僅3-4天就可見顯著瘤體縮小。”研究團隊表示,傳統腫瘤疫苗往往需要3-4周才能啟動有效免疫反應,而這款疫苗借助“免疫記憶激活”機制,大大縮短了啟動周期。
據了解,這一項目將亮相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我們希望借助這一平臺,將癌癥治療變得像打疫苗一樣標準、可復制、易推廣。”項目團隊表示,他們正積極與國內外藥企、CDMO平臺展開合作,推動成果盡快進入臨床階段,造福更多患者。
歡迎來到醫食參考新媒體矩陣
2023年疫苗接種攻略
陽過了,該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種指導手冊來了
撰寫| 四川省人民醫院
校稿| Gddra編審| Hide / Blue sea
編輯 設計| Ali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