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由王興興創立,是聚焦消費級與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靈巧機械臂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如今已成長為擁有約1000名員工、年度營收超10億元的行業標桿。
關于名稱由來,雖無官方明確闡釋,但從其英文標識“Unitree”及業務布局可窺深意:“宇”既呼應機器人技術探索未知的廣闊疆域,也暗含全球市場的布局野心;“樹”則象征技術扎根生長的生命力,恰似其從70平米民房起步,逐步構建起“核心+衛星”專利簇的發展歷程。這種命名既承載了技術理想,也彰顯了扎根產業、向上生長的企業特質。
![]()
支撐技術研發與業務拓展的核心是多元專業人才,宇樹科技的入職專業需求呈現鮮明的技術導向與場景適配特征。
核心研發崗位聚焦機器人全鏈條技術,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專業是硬件研發的基石,支撐仿人機械臂、靈巧手等“機器肢”的設計制造;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專業保障運動控制算法、伺服驅動等“小腦”技術落地,其高集成度關節模組專利便源于這類專業人才的突破。
![]()
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則主攻基于大模型的“大腦”開發,涉及環境感知與決策算法研發。
行業解決方案崗位需市場營銷與技術背景結合,電子信息、自動化專業疊加電力、新能源行業經驗者更受青睞。
材料科學助力輕量化骨骼研發,軟件工程支撐專用操作系統構建,形成覆蓋“硬件 ——算法——軟件——應用”的完整專業體系。
![]()
2025年從“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舉動,絕非簡單的名稱調整,而是企業發展階段與戰略布局的直接體現。作為全球標桿企業的大手筆,其中包含了哪些秘密?
從政策依據看,這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實施辦法》中“在3個以上省級行政區域經營1年以上可不含行政區劃”的要求,印證其業務已突破地域局限,形成全國性布局。
![]()
從資本市場視角,去掉地域名能弱化地域標簽,向投資者傳遞“規模龐大、業務多元”的信號,為IPO造勢——此前5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已是上市改制的關鍵一步,此次更名進一步優化品牌形象。
更深層而言,這與公司全球化野心相匹配,其專利已布局美、歐、日等市場,無地域名稱更利于國際市場認知,為全球擴張鋪路。
![]()
宇樹科技的發展前景植根于行業紅利與自身硬實力的雙重支撐。從行業環境看,人形機器人已成為科技競爭新高地,工信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明確2025年培育2——3家全球影響力生態型企業,2025年上半年行業企業平均增長50%——100%,需求端爆發態勢明顯。
![]()
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形成合力,為其提供廣闊空間。從核心競爭力看,公司以300+件高價值專利拿下WIPO全球獎,92%為發明專利,牽頭制定IEEE國際標準,構建起技術護城河,其動態平衡算法、低噪音關節模組等技術已外溢至汽車、安防等領域。
![]()
商業化層面,消費級產品打開C端市場,行業級巡檢機器人切入電力、礦山等場景,形成多元營收結構。
![]()
雖需突破成本控制、續航提升等行業共性難題,但憑借研發投入(年營收12%投入專利攻防)、專利布局與政策適配性,宇樹有望在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期搶占先機,成長為兼具技術引領力與市場話語權的全球標桿企業。
對于宇樹科技的高速發展,您感到震驚嗎?您有沒有從宇樹科技的發展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呢?歡迎在我們的評論區發表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