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消息:由于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不得不從報廢的F14戰機上拆解零件,用以維持其他F14戰機的飛行能力。然而,卻鮮少聽聞美國也采取類似手段,為自己的F/A-18戰機“續命”。這不禁讓人疑惑,美國究竟怎么了?
事實上,美國海軍F/A-18的維護人員,確實不得不從停飛的戰機上拆下射頻電纜等部件,以供其他戰機使用。就連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也不得不挪用同類潛艇的零件來維持運轉。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幾乎已經成了常態。
![]()
那么,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在于數據權被“卡脖子”。美國在采購武器時,竟然沒有拿到完整的技術圖紙和制造數據。以F35戰斗機為例,其核心部件的數據全部掌握在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手中。
當戰機需要維護部件時,美軍要么向制造商高價購買,而這些整機制造商的零件,大部分也是通過外協配套來的,中間再加一手價,價格自然高得離譜,甚至比4S店修車還要貴得多;要么,軍方只能根據制造商提供的數據,少量臨時加工制造維護件進行替換。
F/A-18的維護人員就表示,制造商就是不肯提供射頻電纜的數據,最后他們只能去拆停飛的飛機。在正常情況下,拆解零件應急本就是不正常的事情,這不僅會導致成本越來越高,還會使飛機的出勤率大幅下降。更可怕的是,這種現象并不僅僅出現在艦載機上,瀕海戰斗艦、斯特萊克裝甲車以及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等關鍵裝備,都無法獨立完成高級維護。
![]()
供應商掌握著數據權,就有了漲價的底氣。美軍在這個問題上越來越陷入死局。近十年來,這種情況愈發嚴重。美國的國會、軍方和制造商,其實對這個事情都心知肚明。但是,這三方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美國軍方和國會議員們總是要求增加軍費,制造商自然從中配合。他們在整個裝備上先報高價,直接從裝備上賺錢。而更大的隱形盈利點,還在于后期的升級和維護等費用,這部分費用甚至不比裝備本身便宜多少。
比如美國自用的F35A,一次單機的大升級費用就高達300-500萬美元,而打打小補丁、進行一些中級的升級,動不動也要幾十萬到上百萬美元,這還沒有算上日常維護維修費。而且這部分收費的利潤非常高,最終都流入了利益共同體的口袋。
有人常說美國官員非常清廉,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美國的官僚體系已經非常體系化地與資本結合,形成了系統的貪污腐敗體系。
![]()
而且他們干的這些事還都合法,符合所有設定的程序。也就是說,在這個體系里的人員,以所謂的合法手段,通過鼓勵分紅、高薪、顧問咨詢費等渠道,將收入揣進自己腰包,并且還能洗白。當然,這些好處只限于利益共同體中的高層,中層那邊多少也能沾點邊。
美國自詡的所謂制度上的優勢,正在出現惡性的變異。這不僅僅反映在軍費上,還反映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裝備維護上出現的拆東墻補西墻的亂象,只是美國霸權衰落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