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來最強冷空氣
持續推動北方入冬進程
10月20日
河南鄭州、洛陽一些地方
還下雪了
![]()
登封嵩山降雪
專家研判
今年秋冬或形成一次
弱拉尼娜事件
根據近期海洋和大氣監測情況,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今年冬季,我國渤海、東海南部海溫預計略偏高0.5℃到1℃,黃海、東海中部與北部海溫預計偏高1℃到2℃,南海大部海溫接近常年平均水平。
專家還表示,根據監測,今年秋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處于中性偏冷狀態,可能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
顯示拉尼娜現象的彩色海平面地圖(圖源:視覺中國)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助理研究員 史珍:在海洋中,我們劃定了幾個非常重要的監測海溫的區域指標,其中用尼諾3.4區的指數,來監測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當這個指數連續五個月低于-0.5℃,就認為形成拉尼娜事件,相反就是形成了厄爾尼諾事件。
拉尼娜會帶來極寒冷冬嗎?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
2021年—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期間,華北在2021年冬季有60多個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內蒙古多地更是遭遇了有歷史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暴風雪,有超過 11.8 億人口和 90% 的地區(包括海南)都受到了影響。
許多人以為拉尼娜的出現,意味著我國冬天將變得更冷,甚至帶來超強寒潮,但“拉尼娜”和“冷冬”不能畫等號。
我國冬季究竟是偏冷還是偏暖,與東亞冬季風強度密切相關,除拉尼娜外,北極海冰、歐亞積雪以及大氣環流系統內部自然變率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不過從統計數據來看,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國冬季偏冷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但由于今年秋冬或將形成的是弱拉尼娜事件,它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冬季氣溫,還得拭目以待。
![]()
目前,對拉尼娜事件是否會帶來極寒冬天的擔憂為時尚早,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兩天北方大部的氣溫將持續偏低,南方的氣溫也會快速下滑,多地將冷如常年11月。
公眾請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添衣保暖,謹防因氣溫劇烈變化引發的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等疾病;使用供暖設備時,注意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況發生。
連云港市廣播電視臺新媒體運營中心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劉寧寧
復審:徐蓓蓓
終審:段瀟
掃碼二維碼
看新聞看直播
政務服務指尖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