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投公司披露了《北京軌道交通亦莊線至5號線、10號線聯絡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受北京軌道交通亦莊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承擔了北京軌道交通亦莊線至5號線、10號線聯絡線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評價單位在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項目組。
2025年9月,結合公參調查結果完成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
![]()
本項目工程范圍為北京軌道交通亦莊線至5號線、10號線聯絡線工程南起朝陽區肖村站(不含),北至豐臺區宋家莊站(不含),線路全長約2.7km,其中新建地下段2.2km,利用既有線路0.5公里,均為地下線;無新建、(改)擴建場站。
本線為雙線線路,右側行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
本工程為實現5號線和亦莊線兩線貫通運營,車輛選型與編組和既有兩線保持一致,采用B型車6輛編組。軌距:采用1435mm標準軌距。
工程初步計劃2025年底開工,2028年12月建成。具體開工、開通時間以市政府相關部門發布為準。
開通期2028年,初期2031年,近期2038年,遠期2053年。
地下區間結構方面:
![]()
線路由肖村站西側盾構區間改造出岔線后西敷設,至東鐵營橫一條后向北轉彎沿宋家莊車輛基地東側向北繼續敷設,然后向左轉至石榴莊大街與5號線宋家莊站站后出入段線改造銜接。全線采用盾構法、明挖法和暗挖法施工,無爆破作業。
運營期評價范圍為地下線距線路外軌中心線兩側50m,室內二次結構噪聲評價范圍為距線路外軌中心線兩側50m。地下線平面圓曲線半徑≤500m的振動及室內二次結構噪聲評價范圍擴大到線路中心線兩側60m。
既有亦莊線宋家莊至肖村區間全長2.63km,均為地下線,最小曲線半徑350m,60kg/m鋼軌無縫線路,DTVI2扣件,設計速度80km/h,行車密度為高峰期12對/小時。項目開通運營后,本區間僅作為出入段線,行車密度12對/天,遠低于現狀。
既有亦莊線宋家莊停車場出入線全長1.35km,均為地下線,最小曲線半徑180m,60kg/m鋼軌無縫線路,DTVI2扣件,設計速度80km/h,行車密度11對/天,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期。項目開通運營后,本段行車密度無變化。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高水平建設三城一區,打造北京經濟發展新高地。聚焦中關村科學城,突破懷柔科學城,搞活未來科學城;以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2025”創新引領示范區為平臺,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著力打造以亦莊為重點的首都創新驅動發展前沿陣地。
現狀亦莊新城主要軌道交通亦莊線無法實現與中心城區的直達,M17號線是軌網快線,但不到亦莊核心區,難以滿足高水平出行的需求。
亟待用“小手術刀”的形式打破既有軌網斷點,實現亦莊開發區直達或一次換乘即可與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實現聯通。
亦莊線、5號線在貫通后,兩線將合并為一條線運營、優化運營組織及資源配置、協調作業流程,實現深層次的融合與提升,保證資源的集約共享和運營的安全有序;在車輛段也將實現車輛的停放及存檢修等作業資源共享,將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根據客流需求情況實現就近跨線調度車輛,從而減少從車輛段遠距離調度車輛問題,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系統靈活性。
通過預留未來與10號線的跨線條件,未來可進一步整合三條線的車輛互通、存檢修互通,實現宋家莊車輛基地通過共址實現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