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一場名叫“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聽證會召開了。會上,一個叫理查德·阿布拉菲亞的美國航空動力公司總經理,突然說了一句讓人驚掉下巴的話。
“沒有人希望中國能自己造噴氣發動機。”這句話一出口,現場瞬間安靜了幾秒。他們怕的不是中國能不能做出來,而是中國真的做出來以后,誰都攔不住。
他們太清楚一件事,如果中國真的徹底突破了航空發動機這個技術壁壘,那些過往幾十年對中國的技術卡脖子,將徹底失效。
![]()
這可不是開玩笑。發動機是一架戰斗機的心臟。心臟一旦掌控在自己手里,節奏就不再由別人說了算。問題是,中國真的做到了嗎?
![]()
他們怕什么,我們就該做什么
要說航空發動機,那是所有高端裝備里最難啃的骨頭。別說做出來,就連修都不是誰都能修的。上世紀90年代,中國剛開始接觸這類技術時,幾乎每一個關鍵零件都得靠進口。
只要對方卡一下供應,整個戰機就得趴窩。比如2015年,北方某空軍基地的三架戰機,因為俄制AL-31F發動機出了問題,結果整整兩個月沒飛。
![]()
不是不會修,是根本沒零件。這就是依賴進口的代價: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停飛會是哪一天。但最讓人窩火的,是2016年買蘇-35的那筆交易。
中國原本只想買發動機,因為117S的性能確實領先,但俄方說什么都不肯單賣。理由很簡單,怕你學走了。于是,中國被迫買了整機,花了20多億美元。買回來后,技術還是一丁點沒拿到。
西方的算盤打得清楚得很,他們知道中國不是造不出來,是還沒造出來。只要拖一天,中國的戰斗力就差一天。
![]()
所以他們用了各種辦法來封鎖:材料不給賣;設備不讓出口;連維修技術都不準轉讓。
![]()
從“求著買”到“自己造”
如果說過去我們只能被動挨打,那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變了。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尤其是渦扇-15的成功,就是中國從“卡脖子”走向自主的轉折點。
這臺發動機,不是一夜之間造出來的。它背后,是上千個日夜、上萬個試驗、幾千位科研人員的心血。
![]()
材料先突破。中科院金屬所的團隊,花了三年時間,從零開始搞DD6單晶高溫合金。這個材料能在1800℃的高溫下穩定工作,強度比進口材料還高12%。
要知道,在發動機里,葉片承受的溫度幾乎是整個結構里最高的,這個材料一突破,相當于把“心臟”的核心問題解決了一半。
設備再跟上。沈陽機床廠和航發606所聯手搞出“動態誤差補償”技術,把過去精度0.05mm的加工標準,提升到了0.02mm。
![]()
這種精度,哪怕在德國、日本的設備里,也是頂級水平。到2023年,渦扇-15的核心部件,已經實現了100%國產機床制造。
控制系統也沒落下。最開始,油門響應慢是個大問題,殲-20做高機動動作時,推力跟不上。后來研發團隊把艦載激光武器的光纖控制技術,搬到了發動機里,油門響應時間直接從0.8秒縮到0.48秒。
2023年,裝雙發渦扇-15的殲-20成功首飛,并完成了“眼鏡蛇機動”。意思很簡單,推力足夠了,穩定性也有了,真正能飛出五代機的性能了。
![]()
很多人以為渦扇-15只是解決了殲-20的“心臟病”,但其實它帶來的變化,遠不止于此。發動機技術的突破,等于是帶動了整個高端制造產業鏈的升級。
比如:中復神鷹搞出了T1100級碳纖維材料,輕了15%,強度還提升了20%。現在不僅用在戰斗機上,連民用飛機也開始用。
國產密封件的壽命從500小時提升到2000小時,關鍵是價格便宜了三分之二。用在無人運輸機上的AEP100發動機,也是在渦扇-15技術基礎上搞出來的。
![]()
這些都意味著,中國不光自己能造發動機,還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往前走。
![]()
西方為什么如此緊張?
回頭看那場聽證會,你就能明白為什么美國人坐不住了。那個理查德·阿布拉菲亞,說得其實很直接:一旦中國掌握了噴氣發動機,西方就沒法再干預中國的軍工節奏。
說白了,這不是一場技術之爭,而是一場戰略自主權的爭奪。西方不愿意看到中國變強,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中國擁有了完整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就再也不是那個“求著買”的國家了。
![]()
而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求著誰了。飛機能不能飛得高,飛得快,說到底看的是發動機。幾十年來,中國在這條路上走得太苦太難,但從沒停下過。
從被“卡脖子”,到自主設計、制造、測試再到配套作戰,中國航發完成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逆襲。
而那些在聽證會上公開表達“不希望中國成功”的人,他們也許該明白一個道理,你越不希望別人成功,別人就越有可能成功。
![]()
未來的中國,不再是那個被動挨打的中國。而中國的天空,也注定要由中國人自己來守護。
信息來源:美航空專家急了:不賣中國,他回頭自己造了就丸辣! 來源:觀察者網 2025-02-07 16:05:20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