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0月21日訊(記者 趙翼鵬 杜放 通訊員 李夢月)10月21日,室外雖然秋雨瀟瀟,寧鄉市民之家三樓會議室內卻熱鬧非凡,在全場注視下,來自上海智元創新技術有限公司的“靈犀”機器人走入場內,隨后伸出手臂,與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滔在空中輕盈交握。
這生動有趣的一幕,成為一場3個多小時頭腦風暴的開篇。
![]()
10月21日,寧鄉市第50次市長企業接待日舉行。
當天下午,“具身智能,未來已來——對話機器人”寧鄉市第50次市長企業接待日于此召開。來自長沙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湖南超能機器人、上海智元、中科云谷、藍思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帶來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分享與發展洞見。黃滔與市直部門負責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的企業代表相對而坐,一問一答間,深入了解企業家對當前具身智能產業發展的看法和真實感受。
“對寧鄉在具身產業的發展有什么好的建議?”黃滔不時發問。
“具身智能產業鏈鏈條很長,上中下游合作企業較多,在我看來,對于不同應用場景的把握應該是首先需要考慮的。”面對提問,湖南省人工智能協會會長、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湘江回答道。
會場中,不僅有這樣科技大咖云集、創意火花四濺的場景,寧鄉還組織本地具有發展潛力和轉型需求的企業,以及專注于機器人投資的蘇州仙瞳資本及其他金融機構參加,以沙龍研討、頭腦風暴與產銷對接相結合的形式,搭建了前沿技術與本土制造的精準對接平臺。
為何如此重視具身智能?
據行業預測,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商用銷售出貨量將達6萬臺,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而于寧鄉而言,這座中部縣城從來不是具身智能產業的“門外漢”,而是極具發展空間的“潛力股”。
目前,寧鄉擁有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各類企業約60家,主要分布在機器人與核心部件、半導體散熱材料及芯片清洗液、智能化產品等關鍵領域,均具備轉型配套潛力。同時,還打造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
“寧鄉在發展具身智能上極具優勢,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上都有著很好的基礎,未來隨著具身智能產業相關公司在機器人上的量產,寧鄉的未來大有可為。”長沙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盧紅波很是看好寧鄉在具身智能產業上的前景。
2025年8月,《寧鄉市關于培育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行動方案(2025-2030年)》正式發布,以現有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企業為基礎,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圍繞“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引進和培育核心環節關聯企業,促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系統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賽道。
到2030年,寧鄉人工智能產業營業收入預計突破15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突破100家,在光量子芯片、智能機器人、芯片散熱材料、碳纖維、半導體靶材等關鍵領域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作為這條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這次活動讓我們很受鼓舞,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技術升級、優化產品結構,在機器人配套的細分賽道上做精做專。”萬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陳睿振奮地說,萬鑫精工作為一家生產運動控制類產品的公司,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智能機床等多個領域。“今年春節后,關于人形機器人的討論熱度一直持續到現在,春節上班后的第一天,寧鄉市主要領導就來到萬鑫精工考察,再到今天的市長企業接待日,都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寧鄉對于具身智能產業的大力支持。”
據了解,作為寧鄉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寧鄉市“市長企業接待日”自開展以來已持續4年之久,接待企業500余家(次),幫助企業解決市場拓展、項目建設、招才用工、融資貸款等問題660多個。
下一步,寧鄉市委、市政府將持續深化“股東式服務”,建立“政企對接綠色通道”,對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企業合作中遇到的用地、融資、審批等問題,實行“一企一策、專人跟進”,讓企業在寧鄉發展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