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食,因為網友調侃的一句“辣椒炒辣椒”是其“省菜”,隨之在網上,被廣大網民挖掘出了諸多“寶藏”美食。
了解江西美食的饕客和當地人知道,江西風味遠不止辣椒和小炒,而若是要真的選出一個省級美食代表,那還得是爽辣鮮香的江西米粉。畢竟,江西老表可以一天不吃辣,但幾乎不能一天不嗦粉。
江西,作為隱藏的美食大省,這里的粉和面雖然低調,但也不乏眾多精彩者。對于米粉,南方諸省皆有代表。廣西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湖南的長沙拌粉、常德牛肉粉。四川的綿陽米粉、南充米粉。貴州的遵義羊肉粉、花溪牛肉粉。江西的南昌拌粉、景德鎮冷粉等等。不分伯仲,個個出彩。幾乎從不出聲為自己宣傳的江西,卻默默在每個地級市都有自己的米粉代表,以將米粉囊括進一日三餐的熱愛,在米粉江湖獲得一席之地。
江西作為我國重要的糧倉,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有充裕的優質原料打底,本地特產的秈米,經過浸泡、磨漿、壓漿等多道工序,配合不同的形態、澆頭,最終呈現為,南昌拌米粉、景德鎮冷粉、萍鄉炒粉、上饒鉛山燙粉、撫州追頭泡粉、贛州客家牛肉粉、安遠三鮮粉、新余腌粉、宜春扎粉、鷹潭牛肉粉等等,數不盡的美味形態。江西米粉用料新鮮,種類豐富,美味不貴,當地有俗語“寧可三天不吃肉,不可一天不恰粉”。更有關于“天下米粉出江西”的說法,眾多史書里記載了江西與米粉的各種淵源。米粉最早記載于東漢年間,九江太守服虔所著的《通俗文》,稱之為“米索”,文章寫道:“煮米為索。”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篇》中也指出,現代米粉盛興于南宋江西:“今之所謂‘米線’,南宋時江西土產最著。”無論是歷史考據,還是口味偏好,江西人心中的米粉,可擔當得起“天下第一”這個稱號。
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南粉北面”的說法,但事實上一向熱衷米粉的江西人,在面食上同樣自成特色。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碗面、一碗粉,看似簡單平常,卻獨有一番味道。接下來品味一下江西的十大名面,打卡江西,不容錯過的美味!
![]()
南昌拌粉,源自江西省南昌市的風味小吃,屬于贛菜系面食。南昌拌粉與瓦罐湯的傳統早餐配置,是江西米粉最先“出圈”的一種,也是在外地最容易吃到的江西美味。智慧的南昌人早就為拌粉找好了“搭子”,拌粉店中,樸實無華的大缸,一個個土質陶器封存著各式熱湯任你挑選。看似不大的瓦罐,內含南昌人自己的“養生哲學”:雞蛋肉餅湯、香菇排骨湯、蘿卜排骨湯、海帶排骨湯、茶樹菇排骨湯、花生排骨湯等等,無論哪一種,都是拌粉的絕配。吃一口粉,喝一口瓦罐湯,睡眼朦朧的清晨,就這樣被一點一點喚醒。
南昌拌粉歷史悠久,廣受大眾喜愛。關于米粉的說法有很多,有兩種說法流傳最廣,一種說法是米粉是古代中國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食品。另一種說法是傳說早在秦朝,秦始皇天下一統,占領桂林時,由于北方的士兵吃不慣南方的米飯,所以當地人便用米磨成粉狀并做成面條的形狀,以此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情,隨后米粉就慢慢傳遍了南方多地。
一碗爽滑筋道的細粉,在溫熱之際加入一勺預先調好的醬汁,與辣椒、花生、蘿卜干等各式小菜,快速攪拌均勻。雪白的米粉裹滿褐色的醬料,每一口都能吃到層次豐富的爽脆蘿卜干或者酥香花生米,吃進嘴里特別滿足。
現如今的南昌拌粉不僅僅只是一道美味的小吃,也承載著一份屬于城市的獨特記憶,是大多數南昌人早餐的標配。更豪華一些的加料拌粉,不再局限于早餐,米粉和牛肉、牛肚、豬耳朵、肉卷等一系列鹵味隨機組合,分量扎實,營養均衡,越吃越有滋味,絕對有實力成為江西人的三餐之選。打卡江西,不吃南昌拌粉就等于沒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