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石僧,河北高陽人,晚清重臣李鴻藻第三子。早年曾隨清駐法公使孫寶琦到法國讀書。
917年任北京大學教授,并創辦中法學院、中央研究院。1924年,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他參與驅逐溥儀出宮和故宮博物院的創建,曾被聘為清室善后委員會委員長等職。
1928年,在國民政府任命的故宮博物院理事中他位列第一,成為第一任理事長。1949年移居海外,1956年回到臺灣,任國民黨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在國民黨內被尊為“元老”之一。
著有《石僧筆記》,遺稿有《擴武自述》、《石僧隨筆》等。
![]()
1925年9月29日,為把宮殿改造成博物院,也組成了一個臨時董事會,有蔡元培,熊希齡,于右任等21位名人。其中,李煜瀛為臨時董事兼理事長!李煜瀛是飽學之士,在眾人建議下,他書寫了“故宮博物院”第一個牌匾。
李煜瀛在故宮將粘連在一起的、長約丈余的黃毛邊紙鋪在地上,以半跪身姿,抓大毛筆,奮力書寫。每一個字足足有普通圓桌那么大……據當時的參與者單士元回憶道。
李煜瀛寫的“故宮博物院”牌匾正式亮相后,在北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人覺得這字很端正很美,大多數人竟以為是集顏真卿字體而成。
![]()
李煜瀛題寫的故宮博物院
當然,李煜瀛所寫的“故宮博物院”如今只能在舊照片和舊紀錄片中找到殘存的影子。李煜瀛并不以書法而名世,但他優秀的學識和深厚的國學功底,讓他對書法也掌握得十分精熟,寫這樣的大字在平常書法家可能可望而不可即,對于他卻并非難事。
![]()
故宮博物院的創始人
李煜瀛書法欣賞
![]()
李煜瀛行書題胡玉昆蓮峰畫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煜瀛《題胡玉昆蓮峰畫卷》行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
![]()
![]()
李煜瀛《鏡心》
![]()
【釋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為章先生正。石曾李煜瀛。石曾李煜瀛。
李石曾啟事稿
![]()
李石曾《行書唐詩條幅》
![]()
【釋文】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希文先生囑正。石曾李煜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