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運動員,生日當天不在家休息,反而泡在訓練館練球;
一條無明星、無排場的樸素視頻,卻炸出半個國乒圈送祝福,連人民日報、央視都親自下場點贊。
要知道,在體育圈能享此待遇的運動員屈指可數,馬龍憑什么能擁有這樣的排面?
![]()
01、排面拉滿
10月20號,馬龍在抖音發了條37歲生日視頻,沒有豪華派對,沒有鮮花蛋糕,只有一拍一拍的打擊聲。
可就這么樸實的動態,評論區直接變成國乒團建現場。
![]()
閆安帶著調侃留言“生日快樂我的哥”,向鵬緊隨其后“生日快樂龍哥”。
解說周冠達還特意發文:“山的傳奇、中國的傳奇、世界的傳奇,龍隊,生日快樂。”
![]()
最戳心的還是王楚欽和馬龍的互動,王楚欽一句“生日快樂我的哥”滿是依賴,馬龍回復“還要靠你呢”全是信任。
有意思的是,幾萬條祝福刷屏評論區,馬龍唯獨回復了王楚欽。
![]()
畢竟11月7號澳門全運會,他倆組成的“龍頭組合”就要代表北京隊并肩作戰。
王楚欽也早從當年的跟隊小屁孩,長成能扛旗的主力了。
![]()
更絕的是官方媒體的“集體應援”。
WTT世界乒聯直接夸:“你是賽場上的六邊形戰士,賽場外也守著熱愛與專注,乒壇GOAT生日快樂。”
央視體育也送祝福:“你站在球臺旁,心有所向就是賽場,愿龍隊龍騰四海,全運賽場不見不散。”
![]()
最點睛的還是人民日報:“37歲的馬龍還在訓練館備戰十五運會,每一擊都藏著初心,每滴汗都照亮夢想。”
要知道,能讓官媒集體為運動員生日站臺,整個體育圈都沒幾個。
![]()
不過這份“排面”看似是外界給的,其實藏著馬龍幾十年攢下的情與口碑。
官媒贊他的是職業精神,隊友敬他的是人品擔當,而最能體現他地位的,恰恰是他對后輩毫無保留的幫扶。
![]()
02、傳承接力
誰能想到,如今拿遍世界冠軍的王楚欽,14歲剛進國家隊時,還是個跟在馬龍后面的青澀小將?
北京隊主教練曾透露過一個細節:“王楚欽剛來時脾氣沖,訓練容易上頭,唯獨聽馬龍的話。”
![]()
而馬龍對這個小老弟,那是真把“亦師亦友”刻進了骨子里,低谷時陪練,巔峰時托舉,連心理建設都全包了。
![]()
巴黎奧運會王楚欽單打失利后,馬龍當著全場媒體的面說:
“你也可以是超級全滿貫,我很期待,奧運會還沒誰能同時得單打,團體、混雙冠軍。”
這種毫無保留的認可,在競爭激烈的國家隊里,簡直比金牌還珍貴。
![]()
還有那些藏在細節里的情誼,王楚欽的球拍袋子夾層,至今放著兩人早年在港澳比賽的合照;
哪怕后來贏了馬龍拿了冠軍,合影時也會主動從冠軍領獎臺上走下來,和馬龍并肩站在一起。
![]()
尤其是2023年的德班世乒賽男單半決賽現場,王楚欽4:1擊敗馬龍,贏下比賽后王楚欽掩面眼含淚光。
這份淚水里,既有首次闖進世乒賽男單決賽的激動,更有戰勝榜樣的復雜心緒。
![]()
賽后他特意致敬馬龍:“我的老大哥,他也是我職業生涯的榜樣,他不需要用比賽的勝負再去定義自己。”
![]()
巴黎奧運會上還有個名場面,兩人聯手以3-2險勝瑞典隊,拿下團體賽關鍵一分后,同時雙臂緊揮慶祝。
這一幕真的讓人感慨,之前賽后接受采訪時,馬龍笑著說:“五年前是我帶著他奪冠,現在是他帶著我了。”
![]()
生日時那句“還要靠你呢”,不過是這份信任最自然的流露。
能讓全隊信服、讓后輩依賴,馬龍的地位可不是靠資歷熬出來的,而是用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
03、地表最強
六枚奧運金牌,乒壇史上第一位雙圈大滿貫,“六邊形戰士”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可能有人不知道,馬龍其實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
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他拿過無數世錦賽、世界杯冠軍,可奧運金牌始終是空白。
直到30歲那年,他才在里約拿下第一枚奧運男單金牌。
當時被問“這是第一次大滿貫嗎”,他還笑著說“沒人有兩次大滿貫的”。
![]()
結果五年后東京奧運會,35歲的他帶著傷病,4:2擊敗樊振東衛冕,硬生生把“不可能”變成“我可以”,成了史上第一個雙圈大滿貫。
![]()
東京奧運周期的馬龍,日子有多難?
2018年下半年開始,膝傷、腕傷讓他接連缺席比賽。
輸球能拼,傷病只能等,可他硬是靠“極致熱愛和自律”扛過來了。
![]()
哪怕到了37歲,他的訓練強度還碾壓年輕隊員。
生日當天一早,別人還在睡懶覺,他已經泡在訓練館練球了。
也難怪樊振東會說“我還是覺得馬龍是最強的”。
![]()
作為超級金滿貫,樊振東可不是隨便佩服一個人,可他卻吐槽:
“跟馬龍打太難受,他節奏一直在變,你剛摸透打法,他下一局就出新花樣。”
甚至還說“要是誰覺得能打過馬龍就來吧”,這才是最真實的敬畏。
![]()
不止樊振東,整個乒壇提起馬龍,都是清一色的認可。
劉國梁說他是“超越時代的運動員”,許昕直言“隊里有馬龍在,我們就覺得踏實”,年輕隊員向鵬、林詩棟更是把他當成目標。
這種地位,不是靠金牌堆出來的,而是靠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傳承。
![]()
最讓人熱血沸騰的,當屬2024年德班世乒賽。
34歲的馬龍早已不是球迷眼中的奪冠熱門,可他偏用一場場扎實的勝利打臉質疑,穩穩闖進決賽。
![]()
在大比分0比3落后林高遠的情況下,上演驚天大逆轉鏖戰7局,最終以4比3奪冠。
當時他從疲憊到堅定的眼神,電影都演不出來。
![]()
賽后,馬龍在社交媒體寫下這樣一段話:
“一趟神奇而又魔幻的旅程,12年也是一個輪回。任何時候,都有比放棄更好的選擇。感謝沒有放棄的自己,謝謝所有為我們加油的大家。”
![]()
想想馬龍的職業生涯,其實滿是坎坷。
24歲才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當時只打男團,看著隊友拿男單金牌;28歲遭遇瓶頸期,差點因為傷病退役;
30歲才拿到第一枚奧運男單金牌,35歲衛冕,37歲還在備戰第六次全運會。
他用自己的經歷證明:所謂天賦,不過是極致的堅持;所謂傳奇,不過是把熱愛刻進骨子里。
![]()
結語
從2012年倫敦奧運跟著張繼科、王皓拿男團金牌,到2024年巴黎奧運帶著王楚欽衛冕團體冠軍;
從當年的“小馬”變成現在的“龍隊”,馬龍用20多年的職業生涯,詮釋了什么是“領軍者”。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