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 storyteller,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適當的引導,他們就能創造出令人驚嘆的作品。
在我們日復一日的讓他們做習題,好好學習的時候,打壓的也許是一個創作小天才,最初的熱情。
尤其是小學生,看起來什么都不懂,但他們是吸收東西最快的年紀。在這期間,他們能做的事情,遠比家長想象的要多。
![]()
小學生手繪《大壯的故事》走紅,情節生動邏輯嚴謹,這設定絕了!
一小學生的隨手創作,在網絡上火了。媽媽在給他清洗書包時,無意中發現,一個普通的筆記本,打開一看,竟然是一部完整的手寫手繪故事集:《大壯的故事》。
本子里講述了一個虛構人物,“大壯”的成長經歷,從2000年出生開始,記錄了他從文藝范的本名改叫“大壯”的緣由,到在水族店工作的經歷,再到成為職業釣手的轉變。
![]()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小學生用工整的文字,細膩的插圖,把大壯的生活描繪得活靈活現,連釣魚時的裝備型號、海洋上的小船結構、魚艙設計都畫得一清二楚。
更絕的是,手機支付界面和余額顯示這樣的生活細節,都完美還原。這個本子很快被家長拍照傳到網上,瞬間引發了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完全達到了出版水準。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孩子在描繪大壯的戀愛經歷時,特別有趣,不僅出現了“前女友”送的衣服,還有“前前女友”和“現女友”送的各種裝備。
![]()
更讓人佩服的是,整個本子干凈整潔,幾乎沒有涂改的痕跡,說明孩子在創作前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構思。
可見,學生不僅觀察力超群,還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儲備,不然,不會塑造出如此立體的人物形象。
有網友感嘆,現在的小學生,能有這樣的耐心和創造力,實在難得,特別是那些釣魚裝備的產品型號、出海釣魚的時間規劃,都符合現實生活的邏輯。
![]()
隨著話題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分享自己身邊小朋友的創作故事:有個六年級學生用作業本,寫了三萬多字的武俠小說,還有個五年級女生,創作了一系列校園漫畫,甚至連分鏡都處理得相當專業。
學生的創作值得鼓勵,天性的挖掘不應該被淹沒
這種自發的創作行為,值得鼓勵,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耐心和專注力。
![]()
而且,我們家長也開始反思,是不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發展的空間,而不是整天逼著他們做習題。
創作《大壯的故事》的小學生,被學校老師注意到,特地組織了班級分享會,讓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課外創作。
分享會上涌現出了不少精彩的作品:有學生設計了復雜的迷宮游戲,有學生編寫了科學小實驗手冊,還有學生創作了連載漫畫。
![]()
這件事最可貴的地方在于,它讓大人們意識到,孩子們書包里裝著的,可能不只是課本和作業,更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才華和創意。
筆者寄語:
現在,這個普通的小學生筆記本,已經成了網絡上的一個現象級話題,不僅激勵著更多孩子拿起筆記錄自己的想法,也讓成年人們,回想起自己曾經擁有過的創作熱情。
![]()
或許,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樣子:在完成學業要求的同時,依然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和表達的欲望。
而那個名叫大壯的虛構人物,也以他獨特的方式,提醒著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多豐富多彩。
![]()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