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我都懷疑,自己上班的意義,到底是為了生活,還是在替房子打工。
工資每個月15號發,到賬那一刻我還沒來得及高興,銀行就立刻扣走了房貸。那1萬多塊的月供,就像個無底洞,一次次把我拖進焦慮的深淵。等我反應過來,賬戶上只剩下一點生活費,勉強夠一家人吃飯、交水電、交孩子的補課費。
每個月都在重復同樣的戲碼:發工資、還房貸、結賬、再發工資、再還房貸。就像 hamster 在輪子里跑,拼命轉,卻永遠跑不出去。
我記得剛買房那年,我和老公都覺得自己“終于翻身了”。那是2019年,我們在廣州郊區買了套90多平的小三房,總價260萬。那時候想著,房價只會漲不跌,早點上車,未來就不用愁了。
簽合同那天,老公笑著對我說:“這下我們也算是有家的人了。”我也跟著傻笑,以為那一刻真的改變了命運。
可誰知道,從那天起,我們就開始為這套房“打工”。
每個月1萬3的月供,讓我們不敢辭職,不敢生病,不敢隨便花一分錢。房子還沒住熱,就從夢想變成了負擔。
我身邊的朋友,也幾乎都被房子折磨得喘不過氣。
上個月,阿敏跟我說,她已經連續三個月刷信用卡還房貸了。她老公被公司裁了崗,現在靠她一個人的工資撐著。她說的時候笑著,但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
“有時候我真想干脆不要這房了。”她說,“可是賣掉又虧幾十萬,還得再租房住。想想這幾年拼死拼活湊的首付,全打了水漂,真不甘心。”
我能理解她那種不甘心。因為我自己,也有過同樣的念頭。
有一陣子,我真的動過賣房的想法。打開房產App一看,我的房子比當初買的時候跌了快八十萬。那一刻我坐在沙發上,手都在抖。八十萬啊,那可是我和老公這幾年所有的積蓄、加上東拼西湊借來的親戚錢。要是賣了,虧得一干二凈。
可不賣,就得繼續扛。每個月盯著房貸的還款短信,整個人都麻了。
有一次我跟老公說:“要不我們試試把房子租出去吧?”
他皺著眉頭回我:“租出去又能怎樣?租金還不夠月供一半,房子空了還得擔心租客亂搞。”
那天我們又吵了一架。其實誰都知道,問題不在房子,在我們都被壓得喘不過氣。
周末帶孩子去超市,大女兒指著草莓對我說:“媽,我想吃這個。”我看了眼價格,39.9一盒。猶豫了兩秒,還是沒拿。女兒沒再說什么,但我看得出她的失落。那一刻我特別難過,覺得自己好失敗。
有時候晚上睡不著,我會想: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為什么生活變成了這樣?以前覺得有房子就有安全感,現在才發現,房子反而成了最沉的枷鎖。
前幾天刷短視頻,又看到一條新聞,說一個深圳的業主為了還房貸,兼職送外賣、開網約車,晚上睡四個小時。底下評論一大堆人說“太真實了”“我也是這樣”。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都一樣——一邊在房貸里茍延殘喘,一邊假裝生活還在正常運轉。
有句話我特別有共鳴:“我們不是在生活,是在償還自己當年的沖動。”
那時候我們都以為買房是人生的起點,是改變命運的鑰匙。可現在才發現,房子只是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現實——原來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在替貸款打工。
每天早上擠地鐵去上班,我都在心里默念:要穩住,別被裁。因為一旦斷供,之前的一切都沒了。
我也不再敢做夢,不敢想旅游、不敢想換工作、不敢想未來。所有的念頭,都會被現實扼殺。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沒買這套房,也許我現在能過得輕松一點。可人生沒有如果,當時那一咬牙,就咬進了深淵。
現在的我,只能繼續打工、還貸、活著。日子過得像流水賬一樣,但我已經沒有退路。
房貸,壓垮的不只是錢包,還有整個人的意志。
它讓你變得謹慎、變得怕花錢、變得不敢生病、不敢辭職、不敢有夢想。
很多人以為買房是穩穩的幸福,但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知道,那穩穩的,其實是枷鎖的重量。
——寫給所有在替房子打工的普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